第七章 周皇後(1 / 2)

從八月二十一日啟駕崩到二十四日舉行登基大典,繁重的禮儀幾乎把朱由檢拖得喘不過氣來,在這四中,朱由檢休息的總時間,不超過四個時辰。

待給即位詔書蓋上大印,時辰已經到了日落,磨人的登基禮總算全部結束了,朱由檢馬不停蹄回到乾清宮,恨不得睡他個三三夜。

乾清宮內,周玉鳳已經屏退了左右,一人獨坐,似是等候丈夫夜歸的妻子,溫婉動人。

她已經換上了夏日輕薄的紗裙,顏色很淺,隱約能看到幾分玲瓏身材,倒是跟現代的透視裝有幾分異曲同工。

她的身材本就屬於苗條消瘦型的,穿著紗裙,猶如落入凡間的仙子。

周玉鳳是極為端莊守禮之人,今卻穿成如此嬌俏可人模樣,顯然是見丈夫從親王升級為皇帝,心中起了幾分危機感,畢竟周玉鳳是家子出身,聽市井傳言中的皇帝,可是有三千後宮佳麗的。

不過周玉鳳顯然是杞人憂了,明朝後宮向來自有規矩:後妃一律從戶人家中選入。

這是從太祖朱元璋起便一直嚴格貫徹的鐵律,目的非常明確,就是杜絕外戚幹政的可能性。

這條鐵律一直執行的很好,唯一的例外是成祖的皇後出身中山王府,算是明朝曆代出身最高的後妃了。

隻是成祖和中山王府結親時,成祖還是個親王,和中山王府結親並不算違反太祖鐵律。

總的來,因為太祖的這條鐵律,明朝帝妃倒是跟民間沒有多大區別,後妃數目在曆朝曆代中也算是比較少的,甚至出現過後宮隻有一個皇後的孝宗。

一生一世一雙人,這即使放到現代,也是極少一部分男人才能做到的,但身為子的孝宗,卻做到了。

不過明朝後妃如此單薄,再加上明確的立儲規則,導致明朝不可能出現九龍奪嫡這樣慘烈的家庭倫理劇,也很少出現清代後妃互相殺害王子的悲劇。

但是如此一來,無疑使得明代宮廷劇的吸引力遠遜清代宮廷劇,實在缺少宮廷素材,影視工作者無從下手。

好在明朝還有獨一無二的的廠衛製度,這給了影視工作者極大的靈感,於是《新龍門客棧》、《龍門飛甲》、《繡春刀》這類以廠衛為題材的影視劇便脫穎而出,咱大明總算在影視圈有一席之地了。

不過這類影視劇對明吹來並不太友好,因為讀書人的極力抹黑,明朝給人最大的印象就是民不聊生,而代表皇權的廠衛總是以反派大bss的麵目出現。

比如《新龍門客棧》,一開頭的背景旁白便是:明朝景泰年間,宦官專政,權傾朝野,殘害忠良,民不聊生……

因為《新龍門客棧》的極大成功,之後跟風的明朝影視劇往往一開頭也把這個旁白山寨過去,隻是把景泰年改為成化年、啟年而已。

如此一來,就給後世人形成一個固定印象:明朝皇帝總是荒淫殘暴的,太監宦官總是陷害忠良的,文官書生總是心懷下的,升鬥民總是水深火熱的……

扯得有點遠,麻溜的滾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