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廷的公務員考試兩前就已全部結束,此時所有合格的試卷全部搬到了朱由檢的寢宮之中。
朱由檢身為子日理萬機,自然無需他一一閱卷打分,隻是名次高低考官們不敢擅專,便擇優錄取了兩百份考卷上呈子禦覽,由子來決定名次高低。
朱由檢後世看了十多年的網文,瀏覽速度自然快到飛起,尤其是此次公務員考試他作了重大改革,大部分題目都有標準答案可以對照,許多題目大可略過不看。
他重點觀看的便是本次語文考試中的作文題,在這時代叫策論,朱由檢擬定的題目是:麵對日益枯竭的大明財政,有何方法可以解決?
朱由檢逐一看了考生們寫的作文,大多循規蹈矩,仿效魏忠賢的財政政策,比如征收商稅,礦監稅,海貿稅什麼的。
朱由檢不由有些汗顏,就連內廷太監都知道收商稅、收礦監稅、收海貿稅於國有益,可曆史上崇禎卻被東林黨給忽悠瘸了,居然把這些賦稅通通廢除掉,搞得自己一貧如洗,連軍餉都發不出來,他不亡國誰亡國!
當然了,太監們大多是在內書堂上的學,內書堂的老師多為翰林院的學士,有不少太監也被翰林院的學生給忽悠瘸了,不但建議子廢除工商稅、礦監稅,還建議子對農民加重賦稅。
他們認為田稅才是國家根本,隻有多收田稅才能減輕朝廷的財政困難。
朱由檢看到這些試卷,毫不猶豫便把他們給黜落了,原本東林噴子就已經占領了外朝的輿論陣線,他可不想連內廷也充斥著東林君子。
一連黜落了三十多號人,朱由檢不由有些心煩,直到這時,他才第一次感覺到東林黨的影響力當真是無處不在,但凡隻要讀了書,十個就有八個是東林黨的潛在擁躉。
誠然,東林黨隻是明朝末年以江南士大夫為主的官僚政治集團,東林黨的“黨”,是朋黨而不是近代組織嚴密的政黨。
但相比閹黨、楚黨、晉黨、昆黨、浙黨這些渣對手,東林黨的生命力無疑更加強大,組織也更為嚴密。
東林黨之所以一枝獨秀,原因有三:一是他們身為江南士大夫的利益代言人,財大氣粗不差錢。
二是東林黨有自己的政治思想:反對空幻虛無,談空玄;提倡求真務實,實學實用。
三是東林黨有自己的政治主張:開放言路,反對宦官幹政,反對礦稅。
有這三點,就足以令東林黨脫穎而出,成為明末最強大的政治勢力了,更別東林黨還占據了輿論的話語權,官員是好是壞全憑東林一張嘴。
“任重而道遠啊!”朱由檢長歎一聲,沒有鑽牛角尖去多想,又把注意力投向眼前的考卷。
好在下一份考卷終於讓他有了眼前一亮的感覺,這份考卷的主人是一名叫“張朝忠”的考生,
張朝忠認為,大明解決朝廷財政困難的方法來自海洋,相比陸地耕地已經開發殆盡,反而海洋這塊處女地被朝廷給忽視了。
他以自己家鄉蘇州為例,稱蘇州織造業無比發達,可國內卻沒有那麼大的市場來容納蘇州織造的絲綢棉布,那為何蘇州商人卻富可敵國腰纏萬貫呢?
答案便是蘇州織造的絲綢棉布大部分都通過海貿賣給海外國家,而且相比國內的平價,蘇州織造的絲綢棉布賣到國外便是幾十上百倍的價,商人們自然賺得盤滿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