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幫蛀蟲!大明就是敗壞在這些人手上啊!東林君子的果然不錯,魏忠賢不除,大明將永無寧日矣!”
看著堆積如山的賬冊,曹化淳忍不住罵出聲來,啟朝修三大殿工程款耗費五百萬兩,兩百萬多兩就被一群碩鼠虧空了去。
兩百多萬兩的巨款,相當於國庫財政收入的一半還多,這幫蛀蟲的膽子也未免太大了,連見多識廣的曹化淳都感到觸目驚心。
如今大明內憂外患,內部四川、貴州的奢安之亂仍未徹底平定,每年要耗費大明三百萬兩的軍餉。
外部後金咄咄逼人,大明已經丟失遼東全境,數百萬遼民慘死在後金屠刀之下。
為了抵禦後金南下,朝廷大修寧錦防線,每年耗費在遼東鎮的糧餉高達五百萬兩,且還有逐年上升之勢,老百姓對逐年上升的遼餉已經怨聲載道了。
不僅僅在兵事上麵大明消耗了大量糧餉,時也沒有站在大明一邊,自從嘉靖後期以來,大明各地便災不斷,南方發大水,北方有大旱,大水大旱交替出現,讓大明日益難以為繼。
如今的大明,南方有魚米之鄉,老百姓倒還能勉強活下去;可北方老百姓在連年大旱之下,窮得都快揭不開鍋了,隻要有野心家振臂一呼,北方糜爛中原烽煙四起就是可以預見的場麵。
曹化淳早年是內書堂裏的尖子生,見識和學問遠遠超過一般的太監,他知道大明局勢再這樣惡化下去,每一個大明人都將難以逃脫國破家亡的結局。
在南京和東林黨人交往期間,曹化淳更是堅定了自己的想法:隻有鏟除閹黨重用東林黨人,朝堂迎來眾正盈朝之勢,大明才有挽救的可能。
“許顯純,派人押送賬冊,隨我一起到乾清宮麵聖。”
曹化淳整理好全部賬冊之後,便吩咐許顯純隨他一起麵聖。
他知道魏忠賢在皇城中勢力極大,即使都知監衙門離乾清宮不遠,他也不敢有任何大意。
要知道,曆史上清查賬目的官員,被暗殺的例子可謂比比皆是。
曹化淳不怕死,卻怕魏忠賢狗急跳牆損毀賬目,以致於子鏟除魏忠賢的大計功虧一簣。
……
乾清宮內。
“啟稟陛下,臣奉旨督查啟朝重修三大殿工程,現已查畢,特來向陛下複旨。”曹化淳跪倒在地,雙手高高舉起一本折子。
王承恩從朱由檢身邊走過來,從曹化淳手上取走折子,然後再雙手遞呈朱由檢。
朱由檢接過折子,並沒有第一時間打開,隻是隨手扔在麵前龍案上,看著曹化淳道:“你且與朕督查結果。”
曹化淳大義凜然,朗聲道:“啟稟陛下,臣奉旨督查三大殿案,重點偵查了啟朝三大殿重修工程賬目,啟朝重修三大殿工程,自啟五年二月始,至啟七年八月終,曆時兩年有半,總共耗費內帑四百九十八萬八千六百八十五兩銀子。
但是經微臣和都知監衙門一眾宦官核對所有賬冊,發現僅有二百五十九萬三千五百四十二兩銀子實際應用於三大殿重修工程,其餘二百三十九萬五千一百四十三兩銀子不知所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