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話音落下,殿內群臣麵麵相覷,皆一臉的震驚。
朱由檢還僅僅隻是個未滿十七歲的少年子而已,想不到他對蒙古的認識就已經超越了所有人。
茅元儀向朱由檢拱手一拜,道:“臣之前過於狂妄了,高估了四麵合圍的戰略,低估了形勢的複雜,如果不是陛下當頭棒喝,臣‘四麵合圍’的戰略很容易就會被後金各個擊破,從而為我朝釀成滔大禍。”
朱由檢道擺擺手:“茅卿不必心灰失望,從戰略上來,茅卿提出的‘四麵合圍、絞殺後金’的策略是正確的,也是符合我大明利益的。
但從實際出發,四麵圍剿的戰略實施起來難度非常大,不林丹汗的反複無常,朝鮮的戰力孱弱,單我朝的遼東鎮、東江鎮,兩鎮之間就已矛盾重重,很難做到互相之間密切配合。”
這個時候袁崇煥突然站出來了,他自告奮勇道:“陛下,臣願毛遂自薦,經略遼東,隻要陛下許我尚方寶劍和專斷之權,臣必讓遼東鎮與東江鎮俱為一體,合作無間。”
“不準!”
想都沒想,朱由檢“不準”兩字便脫口而出。
朱由檢可以確定,袁崇煥這個時候應該還沒有投敵叛國,但他這個人功名利祿之心太重了,為了博取功名,他可以不擇手段,任何事情都能幹得出來。
如果自己當真如曆史上的崇禎一樣,答應給袁崇煥尚方寶劍和專斷之權,朱由檢敢保證,即使他已經封了毛文龍為超品的侯爺,袁崇煥依然敢擅殺毛文龍,讓局麵失控,令得整個東江鎮就此糜爛。
袁崇煥沒有想到子連半點考慮都欠奉,便否決了他自薦遼東經略的提議,臉色不由一怔。
孫承宗、王在晉等人也有些莫名其妙,子貌似頗為不喜袁崇煥啊,可袁崇煥才剛剛複起,應該還沒有做過什麼惡事吧。
孫承宗畢竟是袁崇煥的老師,更視其為自己的衣缽傳人,自然要為袁崇煥話,他站出來道:“陛下,袁自如在遼鎮任職多年,曾取得寧遠、寧錦兩場大捷,奴酋努爾哈赤更是被袁自如發炮轟殺,如陛下準許袁自如重返遼鎮,不僅遼鎮上下團結一心三軍用命,後金也必定會忌憚袁自如的名聲而不敢擅攻,懇請陛下允準袁自如經略遼鎮,許以專斷之權。”
朱由檢倒是沒想到孫承宗會跳出來為袁崇煥話,不過此時的袁崇煥在軍中聲望確實非常高,上上下下都將他視為軍中唯一能主持大局的人選,遼東將門集團也對他非常服氣。
不過無論如何朱由檢也不會讓袁崇煥有機會重掌軍權的,正當朱由檢斟酌字句,如何委婉拒絕袁崇煥的時候,王在晉卻突然站出來,道:“陛下,我大明雖擁萬裏江山,但卻如陛下所形容的那般:大而弱;後金雖僅占東北一隅,但其全民皆兵,男女老少皆可騎馬射箭,亦如陛下所言:而強。
國家大不論,也不大明與後金的戰略態勢,僅以戰力而言,我大明和後金應是敵強我弱之局。
在敵強我弱的態勢下,采取速戰速決戰略對後金是有利的,對我大明卻是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