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談妥了十八芝歸順朝廷的條件後,張朝忠並沒有和鄭芝龍一起坐海船北上,此時他正在太湖坐著官船駛向蘇州。
太湖橫跨江、浙,北臨無錫,南瀕湖州,西依宜興,東近蘇州,水係極為發達,且周圍都是江南最為富庶之地,自然備受水盜青睞,水盜出沒極為頻繁。
不過張朝忠乘坐的乃是官船,隻要水盜不是瞎了眼睛,就不會主動去找官船的麻煩,以免搶劫官船搞出大頭佛,叫朝廷水師給剿了。
越來越靠近家鄉蘇州,張朝忠本該為之高興的,不過他想起被唐富貴害死的爹娘,還有下落不明的妹妹,心頭不由傷感起來,毫無衣錦還鄉的快感。
而且經過兩年的宮廷曆練,尤其是在朱由檢身邊呆了一個多月後,張朝忠已經深刻意識到,當初他老張家的悲劇,並非僅僅隻是個例,而是整個下越來越普遍的狀況。
當今下田地有十,藩王宗室、勳戚貴族、官僚士紳等食肉階層占據了近九成,像老張家那樣的平頭百姓僅占據一成多,且還要繳納沉重的賦稅。
即使這樣,食肉階層仍然不滿意,認為田地分給泥腿子一成多都嫌多,於是他們的土地兼並行動非但沒有停止,反而愈演愈烈。
張朝忠怎麼也是讀過史的人,又在朝廷中樞待過,當然明白這種土地兼並情況再不去製止,那麼中土王朝三百年一遇的治亂輪回便會發生在大明身上。
既然食肉階層連老百姓一個僅僅活著的願望都不能滿足,那就別指望老百姓做安安餓殍,揭竿而起才是老百姓唯一的選擇。
屆時下烽煙四起,大明王朝被新朝覆滅,那麼張朝忠作為前明皇帝的親信太監,別人都可以投靠新朝繼續享受榮華富貴,而他卻是萬萬不能的。
對於張朝忠來,大明王朝一旦覆滅,他的下場有且隻有一個,那就是陪崇禎皇帝自掛東南枝,如此還能在青史中留下一個忠義之名。
但螻蟻尚且偷生,張朝忠吃了那麼多的苦,好不容易才爬到司禮監秉筆太監的位置,還有大好的前途等著他呢,他又豈甘坐以待斃?!
“為爹娘報仇雪恨及找回妹妹的事情不能再耽擱了,我需盡快完成這兩件心腹大事,如此方能一心一意輔佐陛下,以報陛下之再造為人之恩。”
……
上了岸後,張朝忠並沒有前往蘇州府的驛站歇息,而是來到錦衣衛的一處秘密據點,在這裏,曾護送張朝忠一路南下的錦衣衛百戶方如鬆已經等候多時了。
“張公公,您吩咐卑職調查的唐家,如今已有眉目了。以唐家犯下的累累罪過,足以令唐家滿門抄斬,九族不存。”方如鬆笑道。
張朝忠聞言一振,急忙追問道:“唐家除了草菅人命外,還犯下什麼罪過?”
方如鬆興奮的道:“唐家雖然看上去隻是蘇州城北的一家土豪,但內裏卻並不簡單,如果能查實唐家鐵證,此案足以成為震驚朝野的大案要案。
這些年來,唐家不但暗中資助太湖水賊,和水賊互相勾結,打劫太湖過往商船、客船,為禍太湖周邊數百裏方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