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二章 召見鄭芝龍(1 / 2)

鄭芝龍之所以願意接受招安,並冒險親身北上京師麵見皇帝,其一便是存著光宗耀祖、衣錦還鄉的念頭。

鄭芝龍自就被生父不喜,親娘去世父親娶了後娘之後,鄭芝龍更是自就嚐盡了人間疾苦,十七歲時甚至被後娘汙蔑對其不軌,以致於被生父趕出家門,年紀不得不投奔舅父黃程,幹上了海盜買賣。

雖然在海盜事業上,鄭芝龍已經幹到了南部灣,但在鄭芝龍的內心中,海盜始終是一個上不了台麵的行業,無法實現他打臉親爹後娘,衣錦還鄉的夙願。

唯有接受朝廷的招撫,成為朝廷命官,鄭芝龍才有光明正大衣錦還鄉的機會,曾經視他為草芥的親爹後娘,也要在他麵前乖乖低頭。

其二便是鄭芝龍始終覺得幹海盜不是長久之計,雖然他成為十八芝首領之後,已經多次打敗了朝廷的圍剿,但相比朝廷的龐大實力,鄭芝龍仍然深感恐懼。

他深深明白,與朝廷開戰,即使朝廷輸上十次八次,朝廷總有卷土重來的機會。

可自己若是輸上一次,等待他的便是性命不保,滿門滅絕的命運。

所以相比其他目光短淺,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海盜首領,鄭芝龍接受招撫倒是真心實意的,他當真是想在朝堂的羽翼下,幹出一番大事業來,總要不枉此生才是。

進入北京城後,鄭芝龍更是在心裏暗歎,果然自己投靠朝廷才是正確的抉擇,麵對這麼一個龐大的帝國,自己的實力還是太渺了。

每次看到遠處的紫禁城,鄭芝龍心中總是不由生起幾分畏懼的情緒。

大明能夠建造起如此雄偉的建築,明大明的國力還是非常強盛的,自己之所以能屢次戰勝福建水師的圍剿,皆因大明始終都未把目光投到大海上。

倘若大明把目光投向大海,以大明隨隨便便就能建造起如此雄偉建築的超強國力,肯定能製造出無數寶船巨艦,重現鄭和無敵水師的風範。

鄭芝龍如此想法,不得不他真的太年輕了,他隻看到了北京城的繁盛,紫禁城的宏偉,卻沒有意識到大明已是泥足深陷的巨人。

此時的大明看似強盛恢弘,然而隻是一個行將就木的腐朽王朝回光返照而已。

正如熊廷弼所形容的那樣,大明大而弱。

如果沒有強勢的改革家去扭轉這一切,等待大明的,隻有滅亡一途。

……

鄭芝龍進京之後,皇帝並沒有第一時間接見他,於是鄭芝龍便發揮他財大氣粗的優勢,開始頻頻向京城各路達官貴人送禮,想以此作為進身之階,成為勳戚貴族的一員。

然而鄭芝龍很快就感受到了什麼叫“階級壁壘”,什麼叫“閻王好見鬼難纏”。

麵對送禮上門的鄭芝龍,無論是官僚士紳還是勳戚貴族,都沒給他什麼好臉,甚至連麵都見不著。

至於鄭芝龍送上門的厚禮,他們卻不客氣地笑納了,但拜見主人的要求,那是連窗都沒有的,何況門呢?

接連的碰壁令得鄭芝龍有些心灰意冷,不過前些萬寶樓的開張卻讓頭腦活泛的鄭芝龍嗅到一個巨大的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