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九章 叩闕逼宮(1 / 2)

來到文華殿內,朱由檢準備服內閣,讓內閣盡早通過擴大海貿的章程。

隻是進入殿內,朱由檢打量了一眼四周,便眉頭微皺道:“錢謙益呢?怎麼他不在殿內?”

黃立極道:“回陛下,我等亦不知錢謙益今日何故缺陷本次內閣會議,但臣已遣人去催促錢謙益前來開會了。”

朱由檢聞言心裏有絲不祥的預感,但並未深思,隻是擺擺手道:“先不管錢謙益了,對於朝廷擴大海貿的政策,爾等怎麼看?”

黃立極斟酌了番語句,委婉勸道:“陛下,如今大明國庫空虛,擴大海貿能增加國庫收入,稍微緩解大明的財政危機,此舉非常有必要,我等並無異議。

隻是朝廷一次性開放五大港口,且並未對船隻數量做出限製,恐怕一時間會生出混亂,不利於朝廷管理。

不如先以泉州港口作為試點,並限製一定數量,呃……可暫時頒發三十張船由給海商們從事海貿,如此方不失為穩妥之策,百官亦不致強烈反對。”

施鳳來也讚同黃立極的意見,附和道:“首輔之見不失為老成謀國之言,如今百官們反對聲浪一浪高過一浪,皆因開海政策過於激進,如果先以泉州港作為開海試點,想必百官更容易接受一些。”

其他閣臣們也並未意識到大明改革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皆認為黃立極的緩圖之策更為穩妥,紛紛讚同黃立極的意見。

然而朱由檢卻打斷了閣臣們的一派和諧,冷冷打斷:“朕召開本次內閣會議,是叫你們來通過擴大海貿章程的,不是否決朕的擴海政策。

要試點,本次開放的廣州、泉州、上海、青島、津五大港口便是第一批試點港口,待五大港口起效之後,朕下一批還將開放十多座港口城市,讓海貿成為大明國庫主要進項之一。

總而言之,大明每年海貿僅僅十多萬兩收益是朕絕不能接受的,朕的開海政策,隻會更加開放,大刀闊斧,而不是如同邁不動步伐的腳婦人一般,手腳步履蹣跚,不敢越雷池一步。

朕早就跟你們過,如今的大明已經病入膏肓,非猛藥不可拯救大明,任何有利於扭轉大明局勢的政策皆可大膽嚐試,爾等膽子不妨再大一點,步子再大一點!”

朱由檢的當頭棒喝,頓時讓諸位閣臣安靜下來,雖然他們總是覺得皇帝未免過於危言聳聽,大明的危機並沒有皇帝的這般嚴重。

但皇帝總是在他們耳邊不斷強調大明的危機,話千遍,還是對閣臣們有所觸動的。

而且通過借貸記賬法的統計,閣臣們對大明入不敷出的財政危機總算有了比較直觀的認識,認為大明雖然還未到生死存亡之際,但也感覺大明確實已經進入王朝統治末期,再不革新求變,滅亡勢必成為定局。

看到閣臣們若有所思的模樣,朱由檢知道自己的話他們已經聽了進去,便語重心長的道:“響鼓需用重錘,重症需用猛藥,也許諸位覺得大明最多隻處於王朝末期,即使要亡,那也是幾十年後的事了,諸位早已入土,與諸位何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