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一個參加了遊曆盛會的修士門派,一般都不算麻煩,主要是修士們都不介意修士找到自己,門派外的大陣也都是指針對凡人,免得他們亂闖而設立的。也有不少小門小戶,用不起大陣,就隻能大隱隱於市,與凡人混雜生活,比如煙州那邊的小門小戶,大多都是這幅德行。
但大空派,絕對是個例外。
鬼修有十門,所有鬼修都是門派中出來的,不存在散修的鬼修,而且都在鬼都。
這裏麵隻有大空派參加了遊曆盛會,其他九門皆與凡人甚至是和修士保持著若即若離的關係。
但不論哪一派,想去就必須先到鬼都。
鬼都在陽世與陰間的夾縫之中,若不通過特定的辦法,即使是修士也‘上天有道,下地無門’。
林天賜來到涼亭,此時太陽已經完全下去,彎月爬上枝頭。
亭上掛匾,書‘往生亭’三字。
亭前兩側貼有一副對聯,寫著‘人與鬼,鬼與人,人鬼殊途’下聯曰‘陰與陽,陽與陰,陰陽兩隔’。
等林天賜在亭前站定,忽聞一陣翅膀拍動的聲音,隨即看到一隻夜梟展開玄色的翅膀落在亭前,它嘴裏還吊著一盞和鬼火完全不同,乃是正常明亮火焰的油燈。
林天賜見狀,抱拳行禮道:
“在下林天賜,拜見此間土地。”
這隻夜梟是看守鬼都入口的土地神,和一般的土地不同,除了職責更重外,戰力同樣非凡。
夜梟將油燈放在地上,口吐人言,聲如老嫗:
“上仙言重了,小神不過是個接引而已,上仙若是想要前往鬼都,還請稍等片刻。”
“有勞土地。”
在人家的地盤上就要按人家的規矩辦事,再說就算是等,也等不了多久。
不到一盞茶的功夫,夜梟看了看月亮的高度,刁起油燈將之掛在涼亭前的燈架上。
林天賜回頭看去像桃花潭的方向,無數模糊的人影虛虛晃晃,他們正在朝往生亭慢慢飄來。
同時亭子正中央塌陷下去,露出個黑漆漆的洞口,那排青綠色的鬼火燈籠也一起出現在裏麵,並往看不見頭的地方蔓延。
“可能是小神多嘴,上仙切記不可回頭。”
“在下曉得,多謝土地掛心。”
回了一句,林天賜抬腳朝亭子內的洞口走去,此時那夜梟唱到:
“莫回首,母泣子悲千淚流,莫回首,忘卻前世萬古憂,莫回首,今生已盡隨波流,莫回首,來世再問人中愁,莫回首……”
歌聲小調暫時隱去,因為林天賜已經進了隧道。
一踏入其中,能明顯感覺到與在外的不同,它就像能完全隔絕外麵的一切一樣,哪怕近在咫尺,夜梟的聲音也傳不進來。
當走上這條路的一瞬間,就代表已經離開了陽世,而這條路,就是大名鼎鼎的黃泉路。
至於黃泉路這個名字,其實更多的來自於比喻。
古人認為人死之後去地府,而地府就在地下極深之處,黃泉就是指當挖井時,挖到黃色的泉水,用此比喻極深。
再比如‘九泉之下’一詞中,九是虛數,指非常多,泉自然就是挖掘泉水時的深度,同樣也是指非常深。
不過在仙俠的世界,地府可不僅僅隻是深那麼簡單,就算你挖到地心去,也看不見地府的。
更準確的說,地府已經是另一個位麵了。
夜梟唱的小調也大有講究,黃泉路上莫回頭,不僅僅是對鬼而言,即使是前往鬼都的修士,也必須謹記。
鬼若回頭,便會被無法放下的執念所困,無法順順利利的前往地府投胎,更會被隱藏在黃泉路兩側的陰兵懲罰擊打,嚴重者,即使將來投胎成功,也會變成個癡兒。
修士若回頭,便會被黃泉路直接丟出去,除非等該修士掛掉以魂魄之姿再來,否則不得入陰間,相當於上了黑名單。
是故夜梟才特意警告林天賜,黃泉路上不要回頭。
這些在遊曆盛會指南上也有寫,林天賜當然也不會去作這個死,這也是很多修士都不願意跑來鬼都的原因,太麻煩了。
進了洞口,往下則是長長的樓梯,兩側有綠色的鬼火燈籠照明,麵前看得清路。
順著樓梯一路往下,走在黃泉路上,會讓修士的時間觀念變得非常奇怪。
林天賜感覺自己也就走了不到一炷香的時間,但卻感覺到了勞累,仿佛剛剛那點時間就已經跨越了非常遠的距離。
到後來,林天賜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走了多久,又走了多遠。
就像鬼不為陽世所容一樣,陰間當然也不歡迎活人,就算是修士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