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創先爭優在長江航道的
重要地位及其實踐途徑
童飛宋西林
在黨的基層組織和全體黨員中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是黨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是對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繼續延展和深入,是加強黨基層組織建設、始終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不斷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一項長期性工程,是忠實踐行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係的具體體現。長江航道局作為一個大型公益型交通運輸事業單位,承擔著長江幹線航道的維護管理、建設發展等重大政治任務,肩負著保障長江航道安全暢通的光榮曆史使命。開展好這項重大活動,對於提高長江航道黨建科學化水平、實現長江航道事業又好又快發展具有重大的現實價值和深遠的曆史意義。
一、深刻理解中國共產黨創先爭優的理論依據及其意義創先爭優的理論依據來源於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中國共產黨是以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為行動指南的,是按照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和建黨原則創立和發展的,是在努力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因此,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觀點和基本方法,為創先爭優提供了深厚的理論支持和科學的方法論指導。馬克思主義哲學方法論既是認識的工具,也是實踐的工具,是認識方法和實踐方法的有機統一,在黨的建設和社會實踐中發揮著巨大的指導作用。創先爭優是新形勢下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的方法創新,是一般和個別相結合、領導和群眾相結合的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在黨的建設實踐中的體現,是黨員個體優秀與基層黨組織群體先進相結合方法論的體現,是從群眾中來又到群眾中去的黨的群眾工作方法論的體現。
創先爭優是中國共產黨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始終保持和發展先進性的自覺行動。中國共產黨曆來高度重視黨的先進性建設。毛澤東同誌在1938年就指出:“共產黨員應在民族戰爭中表現其高度的積極性;而這種積極性,應使之具體地表現於各方麵,即應在各方麵起其先鋒的模範的作用。”改革開放後,鄧小平同誌又提出“有一個黨員要合格的問題”。江澤民同誌在黨的十六大報告中提出:“黨的先進性是具體的、曆史的,必須放到推動當代中國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發展中去考察,放到維護和實現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奮鬥中去考察,歸根到底要看黨在推動曆史前進中的作用。”胡錦濤同誌在中國共產黨成立85周年大會講話中指出:“黨的先進性是曆史的具體的,既是一以貫之的,又是與時俱進的。”他還從全麵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高度進一步指出“黨的先進性建設是馬克思主義政黨自身建設的根本任務”,並強調要“堅持深入一線、深入實際,開展創先爭優活動”。
創先爭優是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特征和一貫追求。回顧我們黨的91年曆史,先進性是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的根本要求、重要體現,是中國共產黨保持旺盛生機和蓬勃活力的源泉,是黨的生命所係、力量所在。91年來,我們黨一條鮮明的主線、一個巨大的政治優勢,就是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始終牢記黨的曆史使命和根本宗旨,在追求共產主義偉大理想中不斷創先爭優,從而保持了革命理想、政治綱領、思想路線、組織紀律、黨性作風和發展方略上的先進性。因此,我們黨能夠始終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始終保持和發展先進性,成為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成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成為中國各項事業的領導核心,從而領導中國人民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發展事業的一次次偉大勝利。當前,麵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中國共產黨隻有自覺順應時代要求和人民願望,不斷加強和改進自身建設,永不自滿,永不懈怠,實事求是,不斷創新,才能正確化解“四個危險”、應對“四個考驗”,始終保持和發展先進性,始終成為全國各族人民的主心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
二、充分認識長江航道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的必要性開展這次創先爭優活動,正值全麵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之機,也正是國家大力實施內河水運發展國家戰略、加快轉變水運發展方式和長江航道進入大建設大發展、全力推進現代化建設之時。在這樣的背景下,組織實施好這項活動,對於進一步抓好學習實踐活動整改落實工作、不斷加強航道基層組織建設、更好地服務長江航道科學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要立足於“四個有利於”,充分認識到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對長江航道建設發展的重大意義和重要作用。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有利於進一步形成推動航道率先發展的強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