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純潔性關乎黨的生死存亡習近平同誌指出,黨的純潔性體現在黨的思想、政治、組織和作風各個方麵。思想上,必須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的理論成果作為指導思想;政治上,必須堅決執行黨的綱領、章程和路線方針政策;組織上,必須堅持貫徹民主集中製原則和遵守黨的組織紀律;作風上,必須堅持發揚理論聯係實際、密切聯係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以及謙虛謹慎、不驕不躁、艱苦奮鬥等優良作風。
純潔性關乎黨的生死存亡。首先,純潔性是先進性的前提和基礎。胡錦濤同誌指出,“先進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特征,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生命所係、力量所在。”黨的性質和宗旨概括和體現了黨的先進性。黨的純潔性同黨的先進性相輔相成、密不可分,先進性是純潔性的體現,純潔性是保證先進性更深層次的要求。在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曆史時期的實踐中,我們始終把純潔性作為黨的建設的根本問題和重要目標,從而保證了先進性,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偉大的勝利和成就。曆史和人民過去選擇我們黨,是因為我們黨的純潔性先進性,但如果我們黨不能繼續保持純潔性先進性,那曆史和人民就會做出另外的選擇。蘇聯共產黨純潔性的喪失,使得先進性也徹底喪失,有近2000萬黨員、占全國人口7%世界性大黨轟然倒塌,最終亡黨亡國。其次,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保持純潔是應對和經受“四種考驗”、戰勝“四種危險”的重要法寶。胡錦濤同誌在十七屆中紀委七次全會上對純潔性的重要論述,是對共產黨執政規律認識的進一步把握和深化,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保持純潔性能應對和經受住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等各種考驗,化解和戰勝精神懈怠的危險、能力不足的危險、脫離群眾的危險、消極腐敗的危險等各種危險的重要法寶,全黨要從保證黨永不變色、保證國家長治久安的高度,為保持黨的純潔性不懈努力。
二、保持黨的純潔性必須堅持改革創新習近平同誌指出,黨的純潔性同黨的先進性一樣,都不是靜止的,都是隨著時代的前進、隨著黨和人民事業的發展而發展的。唯物辯證法揭示物質世界是運動的、發展的,但“運動”和“發展”是有區別的。運動是指一般的變化,它包括世界上發生的一切變化和過程;發展則是指一種特殊的運動變化--前進性、上升性運動,即由簡單到複雜、由低級到高級的運動變化。“保持”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而且必須不斷發展。
(一)改革創新是保持純潔性的基本過程首先,按照唯物辯證法否定之否定規律,事物的肯定方麵和否定方麵的相互鬥爭,構成了事物自我發展的內在基礎,辯證的否定是事物發展和聯係的環節。辯證的否定是“揚棄”,繼承和發揚原有積極的、合理的因素,拋棄消極的、喪失必然性的因素。改革是“揚棄”的基本形式,是事物總的量變過程中部分的質變,是某種程度的調整,不改變事物的本質,不否定一切、全盤拋棄。通過改革創新,使得原有的積極、合理的因素持續存在並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強,並為上升到更高的階段作充分的準備。也正因為如此,鄧小平同誌曾指出:“改革也是解放生產力。”其次,實事求是是我們黨思想路線的核心,要求我們一切從實際出發,解放思想,在黨內黨外環境發生變化後,要保持純潔性,做到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也必須改革創新。
形象地說,改革創新就是對純潔性進行“提煉”,不改變黨的性質,不否定我們的成績,隻是剔除不純潔的方麵,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二)改革創新有承認不足的勇氣和接受批評的氣量長期執政容易脫離群眾,驕傲自大,“老虎的屁股摸不得”,自認為所說所做都是正確的,所有提出的目標無論如何都能“如期實現”,本地媒體不揭本地的短已不是“潛規則”,而是“明規則”,群眾提出異議,就認為挑戰黨和政府的權威,是不穩定因素。這與批評與自我批評不相符。所以深化改革,必須解決以什麼樣的姿態麵對批評和不同聲音的問題。2012年5月14日新一屆廣東省委常委與網友在線交流,對於批評的留言,汪洋同誌以輕鬆語氣說:“主人說公仆,有的說的是對,有的說的是錯,我也沒準備申辯。”這是群眾樂於見到的。
(二)改革創新必須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發展,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形成,與中國革命和國家建設實踐緊密結合。按照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我們要順利推進改革創新的實踐,認識十分重要。2012年5月9日,汪洋同誌在中共廣東省委第十一次代表大會上指出:“我們必須破除人民幸福是黨和政府恩賜的錯誤認識,切實維護並發揮好人民群眾建設幸福廣東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這回歸了人民群眾是曆史的創造者的曆史唯物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