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諸國,最大的特色,並不是綠洲,不是漫漫黃沙,而是他們的國家很小。新疆接近一百七十萬平方公裏,是中國麵積最大的省份。可是,就是這樣一個省,在漢代卻有大大小小的國家數十個,平均下來,一個國家不過幾萬平方公裏的麵積。
西域國家,大的莫過於烏孫、善鄯、貳師國這些,不過三兩個縣那麼大,小的連半個縣都不到。
國家數量眾多,而且裝備落後,軍隊訓練差,在周陽統領的漢軍麵前,跟螻蟻沒差別,肯定不是漢軍對手。以漢軍的進軍速度,一天滅幾個國家不是問題。
周陽告別東方朔,打馬西去,很快就消失了。
進軍西域,這是中國曆史上的第一次!
若不是周陽的到來,向西域進軍,還要在數十年之後去了。漢武帝擊破匈奴後,西域對於漢朝來說,其戰略地位下降了,由抗擊匈奴的盟國轉變成了屬國,漢朝才開始開拓這片領土,才有我們現在的新疆。
XXXXX
河套之地,一馬平川,窮盡目力處,全是草原,這是非常好的戰場,最適合騎兵馳騁。
而此時,在河套之地上,正有一支大軍在馳騁,就是李廣率領下的漢軍。河套之地雖有殘餘的匈奴軍隊,卻不可能威脅到漢軍,李廣切斷道口之後,把漢軍分成很多路,分頭出擊,一時間,十萬漢軍在河套之地縱橫來去,所向披靡,匈奴是聞風喪膽,要想活路,隻有一條路,歸順漢朝。
牛吼哞哞,羊叫咩咩,一群牧民趕著牛羊,在草地上放牧。牧民騎著駿馬,揮著馬鞭,唱著牧歌,牧歌悠揚,旋律悠美,好一派大漠牧羊風光。
“隆隆!”
就在這時,一陣如雷般的響聲突然響起。
牧民尋聲望去,隻見在遠處正有一道流暢的水線,急速湧來。這水線優美之極,速度極快,隻一會兒功夫,就近了不少。
牧民看清了,這是一支身著紅色軍服的軍隊,他們的旗幟在風中搖曳,舒展如畫,獵獵作響,旗幟上寫著一個“漢”字。
“漢軍?”因為長年擄掠漢朝,是匈奴就能認出漢軍的旗幟。牧民認出,額頭上直冒冷汗,嘀咕起來:“他們怎麼來得這麼快?沒有一點風聲!”
龍城大戰之後,匈奴被擊破,漢朝收複河套之地隻是時間問題,可這速度之快,遠遠超出了牧民的想象。剛到春天,漢軍就來了,而且還是不聲不響,突然出現,這太難想象了。
河套之地,一直是匈奴與華夏爭奪最為激烈的地方,趙武靈王、蒙恬曾在此處大敗匈奴,殺得匈奴血流成河,屍積如山。可是,那也是要進行嚴密的組織、調動,費時很長,匈奴老早就能得到消息。
象眼下這般,好象從天上掉下來似的,還是頭一遭聽說,要牧民不傻眼都不行。
就在牧民傻眼之際,隻見漢軍分開,拉起了包圍圈,匈奴還沒有反應過來,就給漢軍圍住了。
一杆李字旗下,一位身長八尺,頭大如鬥,雙睛如電的猛將,騎著一匹火炭般的駿馬,飛馳而來,遠遠就吼起來:“李廣在此,降,還是不降?”
李廣說話間,手中的大黃弓已經搭上勁矢,對準了牧民。
“啊!飛將軍!”李廣威名赫赫,牧民乍聽之下,嚇了一大跳,馬上就歡喜上來,一個勁的點頭:“飛將軍,我願降!願降!”
“跟我們走!”李廣手中的大黃弓垂下來,手一揮,大聲下令。
“諾!”牧民一個勁的點頭,收攏牛羊跟了上去。
“匈奴怎麼膽兒這麼小呢?就沒有一個敢說不降的!”李廣騎在馬上,大是惋惜,不住搖晃頭顱:“以往的匈奴,那可是比狼還要狠,如今比羊還要溫順,想殺上幾個,止止手癢都不行。”
“飛將軍,不要說活著的匈奴溫順,就是弄兩具死屍,問他降不降,也會說降!”一個兵士調侃一句。
“哈哈!”這調侃有意思,李廣忍不住大笑起來。
就在這時,親衛捧著一束絹帛上來,遞給李廣:“飛將軍,這是大帥傳來的。”
“大帥傳來的?”李廣大是興奮,不住搓手:“大帥攻打河西走廊,進展如何?不會給他拿下了吧?”
手忙腳亂的展開,大叫起來:“這個大帥,手腳真夠麻利,已經拿下河西走廊了!”
“大帥拿下河西走廊了!”將士們歡呼不已。對周陽,他們是無條件信任,一片誇讚聲響起,把周陽誇得跟花兒一樣。
“別誇了,快去打匈奴。收了河套之地,我們還要去追大帥呢!大帥都向西域進軍了!”李廣不住催促起來。
“向西域進軍?我們也要去!”漢軍將士們士氣高昂,騎著戰馬,風一般馳騁起來,很快就消失了。
XXXXX
大漠深處,絕域南緣,此時隻見不計其數的帳幕,一座接一座,一眼望去,根本就望不到頭。正是衛青率領的三十萬漢軍,他們在這裏歇息,進行補給,恢複體力,準備接下來的大挑戰,橫渡絕域。
從漠南去漠北,有一片上千裏的無人區,那裏沒有匈奴,因為是大漠黃沙,要想找到補給很難,先補給好,恢複體力,才能橫渡絕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