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程不識、衛青、東方朔他們豎起耳朵,仔細聆聽起來。他們知道,周陽這番布署,必然是精心謀劃的大手筆,因為周陽自打來到本都王國,就在收集有關羅馬帝國、地中海的資料。
這些資料,若是光靠漢人來做,靠張騫和聶壹,是不可能完成的,有了本都王國就好辦了。本都王國是這裏的大國,對附近的國家非常了解,資料是現成的,周陽隻需要整理一番即可。
當然,周陽不會象學者一般,隻是為了整理而整理,他研究這些資料,就是要製訂出對漢朝最為有利的謀略。為了製訂這謀略,周陽召集東方朔他們商議過很多次,集思廣益,這是周陽的優點。
當然,周陽本人就是一個不錯的謀劃人,在如此精心的準備後,他的謀劃肯定是驚人之作,能聆聽一番,那是莫大的榮幸。
“我們打過匈奴,打匈奴的時候,我們是集中兵力,與匈奴作戰。一仗一仗的打下來,打到最後,匈奴也就亡了。”周陽並沒有馬上說他的謀劃,而是來了一段以往的戰事:“我們為何要如此打呢?原委在於,匈奴地域遼闊,大漠無邊無際,匈奴能出動的軍隊很多,我們隻有集中兵力,才能打贏匈奴。”
匈奴控域萬裏,疆域極為廣大,其兵力眾多,若漢朝分兵出擊,會因為兵力不占優而給匈奴擊敗,這話說到要害了,衛青他們不住點頭,大是讚同周陽的剖析。
“而眼下,情形截然不同,這打法就要改變。”
周陽拿過一張地圖,指著地圖給眾將剖析起來:“你們瞧,地中海附近的大國,諸如本都王國、塞琉古帝國、埃及,還有我們這次的主要敵人,羅馬帝國,他們的疆域才多大呢?不過大漢數個郡那麼大,大的不外三五個郡,小的不外三兩個郡。他們的疆域不廣,口眾不多,能出動的軍隊不會太多,是以,我們要分兵出擊,齊頭並進,打他個遍地開花!”
羅馬帝國全盛時期,其領土麵積不過590萬平方公裏,是現在中國的一半多一點。漢朝全盛之時,漢朝擁有的麵積是一千四五萬平方公裏,比起羅馬全盛之時,多出了上千萬平方公裏,那是何等的驚人。
在唐朝時,中國的領土麵積有一千六七百萬平方公裏,與現在的俄羅斯相差不大了,和羅馬帝國的差距更大。
如今的羅馬帝國,才剛剛崛起,遠遠沒有達到全盛之期,其領土不大,現在的意大利、突尼斯、西班牙、西西裏島而已,隻有漢朝三五個郡那麼大。
就這麼大一塊地方,羅馬帝國能調出多少軍隊呢?十幾二十萬軍隊,那是羅馬帝國全國的總兵力了。就這麼一點軍隊,分布在全國各處,與漢軍作戰,其對漢軍的威脅有多大,是不言自明的,非常小。
除了羅馬帝國,塞琉古帝國全盛時期才350萬平方公裏的領土,眼下時節,早就過了全盛之期,其領土麵積小得太多,差不多兩百來萬平方公裏,和漢朝沒法比。
塞琉古帝國能出動的軍隊,也不會太多,頂多十來萬。十來萬軍隊,漢軍隻需要三兩萬就能解決掉。
至於埃及,也不會有太多的軍隊,對漢軍沒有什麼大的威脅。
是以,在這一地區作戰,漢軍不必再象和匈奴打那樣,集中兵力一仗一仗的來打,而應該分兵出擊,齊頭並進。
周陽這謀劃,非常恰當,眾將無不是重重點頭,齊聲讚同:“大帥所言極是!對這些所謂的大國,大漢隻需要一旅偏師就能擊破!”
羅馬帝國是一個環地中海的國家,羅馬帝國之所以那麼有名,是因為羅馬帝把環地中海地區征服了,擰在一起。這一時期,羅馬帝國遠遠沒有完成這一宏大的目標,環地中海國家眾多,彼此攻伐,他們的力量也就弱了,漢軍完全可以逐個擊破。
當然,對漢軍的好處,還不僅僅在此點,周陽馬上就說出更大的好處:“這些國家疆域太小,遠不如匈奴廣闊,是以,你們不用擔心他們會拖著我們,與我們死纏爛打。在戰場上,你們放開了手腳,狠狠的打,戰場上一勝,戰事也就結束了。”
正是因為環地中海國家的領土太小,不能使用空間換時間的戰略,隻需要在戰場上擊敗他的軍隊,那麼,這些國家也就亡了。
匈奴的疆域很大,周陽曾經非常擔心匈奴用空間換時間,這才有在冰天雪地裏直搗龍城的行動,為的就是不讓匈奴與漢軍死纏爛打。因為匈奴有足夠的空間,匈奴要死纏爛打的話,那會給漢軍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在這裏,根本不需要擔心,隻需要在戰場上取得勝利,也就滅了其國家。
“大帥說得好!這些國家,說是國家,直是笑話!若是在大漢,頂多算幾個郡。”李廣大是不屑,有些譏嘲。
如今,終於知道,天朝上國為何是天朝上國,那是因為天朝上國有天朝上國的本錢!
“秦始皇掃滅六國,我們也能一鼓作氣,掃滅這些國家。”程不識很是振奮,竟然用秦始皇滅六國來激勵眾人。
“嗬嗬!”這些地中海國家,好多還沒有戰國時期的山東六國大,更沒有六國富饒,要滅他們,真的是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