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和改進非公有製企業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試行)》(2 / 3)

19.加強經費保障。將非公有製企業黨組織工作經費納入企業管理費用,建立並落實稅前列支製度。建立黨費撥返製度,企業黨員交納的黨費可全額返還企業黨組織,用於開展黨建活動;還可從各級黨組織留存黨費中,按照一定比例,采取以獎代補等方式,支持非公有製企業黨建工作。有條件的地方,可對非公有製企業黨建工作給予必要的經費支持。探索采取企業讚助、黨員自願捐助等方式,多渠道解決經費問題。

20.加強場所建設。按照有場所、有設施、有標誌、有黨旗、有書報、有製度的“六有”標準,加強非公有製企業黨組織活動場所規範化建設。采取資源整合、企業自籌、上級黨組織支持相結合的方式,幫助黨員數量較多、條件具備的企業,建設相對固定的活動場所。倡導國有企事業單位、機關和鄉鎮(街道)、村(社區)黨組織與非公有製企業黨組織活動場所共用、資源設施共享。有條件的地方,特別是在非公有製企業集聚的區域,要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統一建設區域性、開放性、綜合性的黨群活動服務中心。

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結合實際,製定貫徹落實本意見的具體措施。

以更大力度紮實做好非公有製企業黨的建設工作——在會見全國非公有製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代表時的講話

(2012年3月21日,根據錄音整理)

習近平

很高興和大家見麵。召開這次會議,總結交流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經驗,研究和部署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非公企業黨建工作,很有必要,也很重要。我注意到了,參加這次會議的有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負責同誌,各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有關負責同誌,還有非公企業黨的建設指導部門負責同誌和部分非公企業黨組織書記或出資人代表,可以說各方麵代表都有了。在此,我向與會代表並通過你們,向全國非公企業廣大黨員和黨務工作者,致以誠摯的問候!

非公企業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力量。目前,我國非公企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60%以上,非公企業從業人員和提供新增就業崗位分別占全國總量的80%和90%以上。非公企業這樣的一個數量和作用,決定了非公企業黨建工作在整個黨建工作中越來越重要,我們必須以更大的工作力度把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紮紮實實抓好。

黨的十六大以來,在以胡錦濤同誌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非公企業黨的建設在探索中前進、在創新中加強,取得的成績是顯著的。但是也要看到,非公企業畢竟是黨建工作一個新領域,新情況新問題多。在前兩年開展的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和現在正在繼續深化的創先爭優活動中,各級黨委都著力抓了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建工作,但總體上看非公企業黨建工作基礎仍然比較薄弱。一個是成績顯著,一個是基礎薄弱,這就需要我們更加重視地把非公企業黨建工作進一步抓起來。前不久,中央黨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審議通過了中組部製定的《關於加強和改進非公有製企業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已由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這個文件總結了多年來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的實踐經驗,明確了非公企業黨建工作許多重大問題,各級黨委要認真貫徹落實,推動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提高到新水平。當前,要著重抓好“兩個覆蓋”、發揮好非公企業黨組織的“兩個作用”、加強“兩支隊伍”建設這三個方麵的工作。

“兩個覆蓋”,就是非公企業黨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目前,全國還有近80%的非公企業沒有建立黨組織,抓黨組織和黨的工作覆蓋的任務很重。接下來,各地要積極在非公企業發展黨員,同時做好流動黨員的管理服務和引進黨員職工工作,努力實現50名員工以上的企業有黨員。凡具備條件的非公企業都要抓緊建立黨組織,不具備條件的要采取多種方式,積極開展黨的工作。

發揮“兩個作用”,就是非公企業黨組織要在職工群眾中發揮政治核心作用,在企業發展中發揮政治引領作用。在企業,黨的建設不能夠離開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一定要緊緊圍繞企業中心任務,對企業發展起促進作用。怎麼促進?就是宣傳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維護職工群眾合法權益,積極推進企業先進文化建設,還有就是通過企業黨組織和黨員創先爭優推動企業發展。要把這些工作貫穿在非公企業黨的建設和黨組織活動之中。

加強“兩支隊伍”建設,就是要加強非公企業黨組織書記和黨建工作指導員隊伍建設。黨組織書記是在企業開展黨的工作的帶頭人,要選優配強、真情關愛,讓他們幹事有平台、待遇有保障、幹好有發展。黨建工作指導員在推動那些尚未建立黨組織的非公企業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要通過選派黨建工作指導員、確定黨建工作聯絡員等方式開展黨的工作,努力創造建立黨組織的條件。

非公企業量大麵廣、類型多樣、各具特色。比如外資企業和民營企業的情況就不一樣,台資企業和完全外資企業也不一樣,不僅規模大小不一樣,經營的行業也不一樣。因此,開展非公企業黨建工作,不能采取一個模式,要注重分類指導,對民營、外資等不同規模、不同類型企業,堅持“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各級黨委要切實加強對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的領導,明確責任、健全機構、配強力量,為非公企業開展黨建工作積極創造條件。我看會議名冊,有的省在組織部專門成立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的指導機構,這是適應新形勢、研究新情況新問題采取的必要舉措。另外,還要加強經費、設施、場所保障,使企業黨建有必要的工作條件。也希望非公企業提高認識、響應號召,積極配合做好黨建工作。剛才我看到幾位非公企業家,有的本身就是黨委書記,有的積極支持非公企業黨建工作,這方麵的經驗也值得交流和借鑒。

這次會議的召開,標誌著非公企業黨建工作進入一個新階段。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是一個新領域,體製機製、組織設置、方式途徑等都在探索之中,尚未完全定型,希望通過此次會議能夠有些新思路,在黨建創新方麵能夠交流一些好的經驗和想法,對非公企業黨建工作起到重要推動作用。各地各有關部門要認真貫徹這次會議精神,按照各自的工作職責抓好非公企業黨建工作,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

最後,預祝這次會議圓滿成功,祝大家身體健康、生活愉快、工作順利。謝謝大家!

以改革創新精神加強非公企業黨的建設促進企業健康發展夯實黨的執政基礎——在全國非公有製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2012年3月21日)

李源潮

今年是基層組織建設年。加強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是創先爭優、加強組織的重要內容。最近,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強和改進非公有製企業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試行)》。這次會議主要是貫徹落實《意見》精神,對以改革創新精神加強非公企業黨建工作進行部署。

中央對開好這次會議非常重視。1月31日,習近平同誌主持中央黨建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審議通過了加強和改進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的《意見》。剛才,習近平同誌親切接見與會代表並發表重要講話。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

下麵,我講5點意見。

一、加強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是夯實黨的執政基礎、促進企業健康發展的迫切需要

非公有製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非公企業從無到有、蓬勃發展,已成為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力量。據國家工商部門統計,我國非公企業已達900多萬家,占全國企業總數的70%,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60%。2011年,全國500強企業中,有非公企業184家。非公企業還提供了我國約65%的發明專利、60%的出口貿易,成為我國自主創新和參與國際競爭的生力軍。

非公企業的快速發展對加強黨的領導和建設提出了嶄新課題。目前全國80%以上的城鎮就業崗位、90%以上的新增就業崗位在非公企業,非公企業職工在我國工人階級隊伍中已占多數。新社會階層人士大量分布在非公企業,近年來到非公企業從業的大學畢業生等高知識群體越來越多。在非公經濟領域增強黨的階級基礎、擴大黨的群眾基礎的任務日益重要而緊迫。全國非公企業中黨組織和黨員已達到相當規模,2010年底共有黨員350多萬名、黨組織近30萬個,還有大量尚未接轉組織關係、亮明身份的流動黨員,加強非公企業黨組織建設日益成為鞏固和發展黨的組織基礎的重要任務。

非公企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麵臨著嚴峻的挑戰,存在許多不容忽視的突出問題。比如,有些企業受利益驅動,違規經營、製假售假、偷稅漏稅、汙染環境;有些企業忽視勞動安全保護和職工人文關懷,侵犯職工合法權益,導致勞資關係緊張,甚至釀成群體性事件,影響社會和諧穩定;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國際國內經濟環境發生深刻複雜變化,受其影響一些企業特別是外向型企業生產經營困難。解決非公企業發展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企業黨組織具有獨特的優勢和作用。黨建強的企業,發展得也好。加強非公企業黨建工作,充分發揮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凝聚企業各方力量,引導和促進企業健康發展,是新形勢下黨建工作的重要任務。

黨中央高度重視非公企業黨建工作。胡錦濤總書記指出,加強非公有製經濟組織黨的建設,是增強黨的階級基礎、擴大黨的群眾基礎、提高黨的社會影響力的需要,也是保護非公有製經濟組織中廣大職工合法權益和引導非公有製經濟健康發展的需要。總書記還要求,凡是具備條件的非公有製企業都要抓緊建立黨的組織,同時努力探索黨組織在非公有製企業中發揮作用的有效途徑和方法。按照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四中全會部署,近年來各地各部門各行業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和創先爭優活動為動力,一手抓組建,一手抓作用發揮,非公企業黨建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到2010年底,符合組建條件的非公企業99.6%建立了黨組織,規模以上非公企業96%建立了黨組織。全國湧現出一大批黨建強、發展強、社會形象好的非公企業先進典型。但從總體上看,非公企業黨的建設仍是黨建工作的薄弱環節,與非公企業快速發展的形勢不相適應,存在不少亟待探索和解決的問題。突出表現在,黨組織覆蓋麵不廣,黨員數量少,黨建工作力量薄弱,相當一部分非公企業黨組織不能有效發揮作用,在職工群眾中的凝聚力影響力不夠強。各級黨委和組織部門要深刻認識加強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的重要戰略意義,以改革創新精神破解難題,推動非公企業黨建工作邁上新台階。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加強和改進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黨章規定和黨的十七大、十七屆四中全會要求,進一步擴大組織覆蓋、壯大黨員隊伍,選優配強黨組織書記,建立健全非公企業黨建工作領導體製和工作機製,加大經費投入和陣地建設力度,廣泛開展“雙強六好”黨組織創建活動,積極探索黨組織發揮政治核心作用和政治引領作用的有效途徑與方法,促進非公企業健康發展,使非公企業黨組織真正成為黨在企業中的堅強戰鬥堡壘。

二、加大非公企業黨組織組建力度,擴大黨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

加強非公企業黨建工作,首要任務是擴大黨組織覆蓋麵。沒有黨員,就無法建立黨的組織;沒有黨的組織,黨的工作就沒有經常性依托。根據黨內統計,目前全國建有黨組織的非公企業隻占非公企業總數的21.2%,尤其是規模以下企業隻占15.1%;80%左右的企業沒有黨員或僅有個別黨員。這是非公企業黨建工作開展難的重要原因。我們要以創先爭優為動力,從以下3個方麵著手,切實加大非公企業黨組織組建力度,努力實現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在非公企業全覆蓋。

第一,發展壯大黨員隊伍。要針對非公企業黨員數量少的實際,加大在生產一線職工、專業技術骨幹和經營管理人員中發展黨員的力度,重視在農民工中發展黨員,努力實現職工50人以上的企業都有黨員。要按照保持黨員隊伍先進性和純潔性的要求,堅持標準,保證質量,嚴把入口關,注重發展創先爭優中湧現出的優秀職工特別是先進模範人物入黨。要注意培養發展符合條件的出資人入黨。要創新流動黨員管理服務,探索“一方隸屬、多重管理”模式,方便他們轉接組織關係,引導和督促他們主動亮明身份,參加黨的活動。要有組織地向非公企業推薦、輸送黨員職工,為組建黨組織創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