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八章 大軍出動(1 / 2)

唐軍營地,一派熱火朝天,龍武軍開始做風箏。

風箏的作用,將士們親眼看見了的,拿下破壺口已不再是問題了,將士歡喜難言,無不是一分力氣當作十分使用,紮風箏異常賣力。

“監軍,你真了得!太了得了!”李白笑嗬嗬的,衝李昌國笑言。

“是呀!這等辦法監軍也想得出來,真是讓人想不到。”哥舒翰附和。

眾人是不惜溢美之詞,把李昌國一通狠誇,在他們嘴裏李昌國跟花兒一樣。

“這隻是開始,還有很多事要做。”這等事在古人眼裏是難以想象之事,在現代人眼裏卻不算什麼,降落傘、滑翔傘都不是新鮮物事,李昌國沒有喜悅可言。

“監軍,你莫要擔心了。”哥舒翰大氣的揮揮手,道:“先做出一些,讓兄弟們先試試手,熟悉熟悉,一定要得心應手。”

不愧是名將之才,把李昌國的想法說出來了。

風箏是一個不錯的工具,可以幫助唐軍飛進破壺口。不過,不能冒然行事,必須要對唐軍進行訓練。

若是唐軍不能熟練掌握的話,說不定從半空中摔下來,那會造成很嚴重的傷亡,這是必須的。

“還有,這風向一定要熟悉。”郭子儀濃眉一掀,出主意了。

“嗯!”眾人齊齊點頭,大為讚成此言。

適才的試驗就是遇到刮風,造成直接摔下來。幸好隻是綁了一段原木,若是有人的話,一定會造成傷亡。

若是不了解風向,飛到空中遇到刮風,會給唐軍造成高昂的傷亡,此事不得不慮。

“風向這事不難。”李白又出主意了:“隻需要在兩側山峰上插些旗幟,派人記下就成了。”

這的確是搜集風向資料的簡單而有用的辦法,眾人無異議。

“我以為,破壺口要在最佳時間攻破,要讓吐蕃狗想不到,才能給吐蕃狗以最沉重的打擊。”李光弼濃眉一掀,出起了主意。

“你以為何時為宜?”李昌國盯著李光弼問道。

李光弼不愧是名將之材,胸有成竹,道:“末將以為,在進攻破壺口之時,要等我們的後繼大軍到來。我們一旦攻破破壺口,大軍齊出,直奔邏些,打吐蕃狗一個措手不及。”

“妙計!”眾人齊聲讚賞。

破壺口很難打,吐蕃人一定以為唐軍打不下來,會疏於防範。而唐軍主力到來,龍武軍再攻打破壺口,一旦打下,唐軍主力就直撲邏些,這對於吐蕃來說無異於一場災難,好處不需要想的,兩個肩膀扛顆腦袋的人都能想到。

“我的意思是,大帥去大非川調兵,而我們來做這些事宜,這就兩不誤。等大軍到來之時,我們訓練好了,做好一切準備,就可以一舉破城。”李昌國打量著哥舒翰。

調兵這事必然是哥舒翰的,因為他是統帥,他不做,誰做?

“嗯!”哥舒翰眉頭擰著,沉吟道:“如此也好。等風箏紮好,從百丈高處試驗成功之後,我就去大非川調兵。”

眼下隻是試驗了五十丈,還沒有試驗百丈高度,哥舒翰一定要親眼見證之後,才能放心。

畢竟此事關係太大,不容有絲毫疏忽。

“沒問題。”眾人認為應當如此。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很快就把幾件大事確定下來了,然後分派人手去做。兩隊龍武軍,每隊十人,扛著旗幟,去兩側山峰記錄風向。

又紮好幾個風箏,李昌國他們沒有發現問題,並且從三丈高處一直試驗到三十丈高處都沒有問題。最後一致決定,從百丈高處試驗。

在積石山中要找個百丈高的地方試驗不是難事,很快就找到了,離營地五六裏就有這麼一個地方。這個地方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在山坳裏,很少有風,適合做試驗。

眾人扛著風箏來到百丈高處,李昌國一甩膀子,就要去試驗,隻聽哥舒翰吼一聲:“監軍不能去。”

“監軍,你怎能去呢?”郭子儀、李白、李光弼、李晟他們抓手的抓手、按胳膊的按胳膊,幾下就把李昌國給製住了。

李昌國縱然勇猛,也是架不住他們人多,再掙紮也是無用。

“監軍,這等事還是讓弟兄們來。尤其是我來。”李毅得意的一揚下巴兒,衝李昌國笑笑,抓起風箏,飛身一躍衝了出去。

眾人大是擔心,無不是睜大眼睛死盯著,隻見李毅飛行平穩,不會有危險,眾人這才暗鬆一口氣。

“我沒事!”李毅在飛行之際,居然衝李昌國他們吼一聲。

直到下降了二十丈仍是平穩飛行,眾人提著的心放了下來。

“該我們了!”蘇威、程皓他們一個接一個的跳了下去。

眾人睜大眼睛盯著,見他們飛行平穩,這才放下心來。

這次試驗的結果是,一共五個風箏,全部良好。不過,仍有一點意外,有一個龍武軍兵士著地之際不慎摔倒,腦袋撞在冰棱上,頭破血流。好在,這隻是皮外傷,對於龍武軍來說皮外傷不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