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學員中,我和孟洛川、苗二哥他們磨牙無數回,才爭取到10個數學比較好的年輕人到保險團服役,一開始這幫小子看著其他人穿上工裝,掙著大洋還有些不樂意。不過,很快他們就喜歡上了軍營的生活,特別是掌握的那三門拿破侖炮傲視步兵的時候,讓他們欣喜若狂。這十個青年人裏麵卻包含了以後炮兵的祖師級人物李篤上*將和穆少澄中將,除了戰死沙場的兩名烈士其他人也都成了各行業的領軍人物,例如後來皇家空軍轟炸機聯隊的首任聯隊級指揮官黃正明中將,裝備部第二任部長韋元烈中將,國家科學院首任庶務院長薛剛等等。這十個未來的大人物正一臉忐忑的看著他們的教官段芝泉童鞋在圖上進行行營炮的射擊曲線標識和計算,雖然老段一副死人臉,但是心裏麵還是對保險團的這些新兵,特別是這看上去文弱幼稚的十顆豆芽菜,十分的滿意,都是好兵苗子。自個兒的炮隊裏麵也許操炮熟練、悍不畏死的或許有一些,但是論到令行禁止、善於動腦方麵和保險團居然有了如此大的差距。最讓老段感到驚奇的還是眼前這三門拿破侖炮,雖說是三十年前的品種,但是看著這改造的麵目全非的拿破侖炮,對世界各國陸上火炮了如指掌的段統帶居然也一下子沒認出來。誰把前膛裝填的炮改為後門立式炮栓,誰在炮管子上麵加了平行的助退筒,誰把炮架改成了帶助鋤的Y字開腳式,輪胎都換上了實心橡膠鐵輪,可以說除了炮膛沒換,這炮和拿破侖炮大概就沒有半毛錢的關係了,連炮彈都是新式的尖頭開花彈。
鄭汝成和李純分別教導左右支隊,老魏和杜子成正好跟著後麵學習,晚上鄭李二人回到濟南的館驛居住,魏克仁和杜子成晚上還要當老師教導小隊長們。我挑選的十顆豆芽菜和三十多個壯漢都被送到臘山深處,段芝泉也是見獵心喜,如此聽話好學的炮兵,加上我的係統改進到四不像的拿破侖炮,讓老段愛不釋手,幹脆搬進臘山深處的炮兵訓練場,吃住在三間剛剛建成的大瓦房,愣是一個半月就教導出三個小隊的熟練炮兵。等我從南門工地、大觀園工地、保險團訓練營地、和標準廠四點多線的蜘蛛人生活中想起他們的時候,到臘山看望段老大的時候,他們正在進行實彈操練,隨機選點,非目視射擊首發居然誤差不超過五十米,五秒後第二發就已經到了十米的殺傷範圍內了。嗬嗬,老子的隊伍剛開張,就已經四十多名炮兵三門大炮,比起很多民國的小軍閥都闊綽了。鄭汝成倒是有些應付差事,不久之後就以回京處理營務的理由離開了保險團,倒是比較勢利眼的李純反而塌下身子幹了足足三個半月,不過更讓我驚喜的是老袁派過來替代鄭汝成的居然是北洋三傑的老大--工程營管帶王士珍。
王士珍對於我的隊伍的第一印象是整齊,遠不是他想象中鄉下土財主的家丁模樣,也不是一臉橫肉耍個石鎖之類的山大王,相反倒更像是一支微縮版的武衛右軍。服裝統一,槍械簇新,保養得當,士兵麵無菜色,四肢強健,軍官和士兵一樣年輕,所有的項目軍官先完成示範才讓士兵上,沒有官油子兵痞子之類的角色。中午食堂裏我和老魏老杜與士兵一般無二的排隊,餐盤裏的肉絲也不多一勺,王士珍也主動排在我的身後,並沒有李純、鄭汝成他們需要勤雜兵送餐到辦公室吃的習慣。早操前的營務會,晚餐後的班務會,中午的統一午睡,晚上的一個時辰的識字和數學課。一切的新鮮撲麵而來,都讓王士珍深深的感到這個年輕的小老大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