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二十四節 中華雛鷹練鐵翼(1 / 2)

“我們幹嘛總是兩架飛機一起飛?”一名菜鳥下了飛機,今天配合的不好,大概又要挨批評了。不過他總覺得跟飛的難度太大,遠不如自己放單飛的時候舒服。

“笨蛋,因為你太笨了,我得派人跟著你,省得你墜機了我麼還找不到你。”小毛子,哦,是魏羽大隊長一巴掌拍在這位的飛行帽上,但是風鏡的帶子讓他的手震得生疼,下次一定記得用手裏的地圖包揍他。

“因為他是長機,你是僚機。”馮如馮大司令恰好經過,耐心的用他的廣東普通話給這位不開竅的小子上上課,好讓這位菜鳥明白自己的位置,雙機編隊的理論可是經過了多次實踐的。

現在的標準飛行隊已經擴大到了四個大隊的水平,其中有一個是專業的戰鬥機大隊。戰鬥機大隊的四個中隊都裝備了安裝了一挺槳轂機槍和兩挺機翼機槍的雨燕-2型戰鬥機,一線的六十四架戰鬥機出勤率都在90%以上,培養出了一支二百人的戰鬥機飛行員隊伍,但是極速擴張的弊端就是充斥著大量的菜鳥飛行員,這些菜鳥被老鳥們咬尾的幾率實在是慘不忍睹,加上部分人放單飛的時間才十幾個小時,為了防止迷航,都是一名一百小時以上的老鳥帶一名菜鳥,組成了雙機編隊。本來不過是魏羽為了以老帶新的一種權宜之計,沒想到竟然得到了吳老大的稱讚,並且拍板確定為戰鬥機和戰術支援機的基本隊形。

其實在世界空戰史上出現的第一對好基友是來自一戰中德國的兩名王牌飛行員,伯爾克和殷麥曼。伯爾克利用戰機的升限創造出了小角度俯衝近距離攻擊的戰術,殷麥曼則創造出了著名的殷麥曼翻轉。

當伯爾克使用自己的成名戰術時,總會有敵機趁機接近,並打算咬尾,伯爾克意識到了潛在的危險,於是他找到了被稱為"裏爾之鷹"殷麥曼組成了飛行史上第一次雙機編隊,因為他們的赫赫戰功,其他國家也開始紛紛采用雙機編隊。但戰爭是殘酷的,他們成為了戰爭中的不幸者,殷麥曼被藏在雲層中的英機點殺,伯爾克不久之後在戰鬥中和己方戰機相撞犧牲。空戰史上第一對兄弟鳥就這樣以悲劇收場。

雙機編隊中最常見的是長/僚雙機編隊,長機是帶隊飛機,並執行攻擊任務。僚機則是在編隊中跟隨長機遂行任務的飛機。但是在後來的越南戰爭中,美軍創造出了一種全新的模式,以長/僚雙機編隊飛行,即僚機要完全聽從長機的指揮,而進入戰鬥後,按戰場情況分為自由機和攻擊機,攻擊機主攻,自由機掩護攻擊機,阻止目標機逃脫。這種方法我個人比較喜歡。

當然,如果是以老帶新的話,還是老實的飛第一種比較好。就像這種十幾個小時的飛行菜鳥還是在老鳥的羽翼下麵學步比較合適。

“在此我也不得不提一句,不要認為僚機是一個陪襯。其實僚機的作用要比長機還要大,你不僅僅要負責掩護,還要時刻分析觀察,在特定時間切入攻擊。我本人就是我所在戰隊中隊的一號僚機。當然關鍵時刻我也可以當隊裏的二號長機。技術,並不能決定一切。一個好的僚機一定能讓長機安心進攻。”這是三中隊的副隊長蔡昌的講解,其實也就是後來的標準航空隊所采取的雙機編隊的基本規則。

“老蔡說的非常正確”魏羽登上講台,接過教鞭講道“我們必須要記住,不論是什麼編隊都要遵守以下幾點。”

“1、主動進攻時,編隊要編成利於攻擊的隊形。2、攻擊敵編隊時,要按情況有效地分割敵編隊。3、攻擊機或長機主動攻擊,自由機或僚機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可進入戰鬥,但必須先通知長機,待長機批準後方可進入戰鬥。4、攻擊機或長機出現彈藥耗盡、負傷等導致失去戰鬥力的情況下,立即進行長/僚、自由機/攻擊機的互換,保證編隊的戰鬥力。5、當編隊被敵機追蹤時,編隊應立即向外上下分散,迫使敵機顧此失彼。6、編隊其中一架飛機被追蹤時,其他飛機應全力實施火力掩護,迫使敵機放棄攻擊。7、盡量用一架飛機去誘敵,其他飛機對敵攻擊。8、當敵機數量多餘編隊,或編隊失去戰鬥力的飛機數量較多時,應立即退出戰鬥,避免遭遇造成更大的損失。9、編隊退出戰鬥後,應向我機群方向退出,並更改進攻隊形為防禦隊形。”

手下的小鷹們認真的記錄著,他們已經開始練習編隊攻擊和編隊防禦的戰術,這種戰術上的優勢當雙方的戰機性能沒有絕對差異的時候,幾乎是克敵製勝的法寶,畢竟任何飛行強國都不可能依靠幾個飛行天才去支撐整個空中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