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百八十三節 二五抗洪寫壯誌(1 / 3)

太初二十五夏,我國江南、華南大部分地區及北方局部地區普降大暴雨到大暴雨。長江幹流及鄱陽湖、洞庭湖水係,珠江、閩江和嫩江、鬆花江等江河相繼發生了有史以來的特大洪水。受災人數之眾,地域之廣,曆時之長,世所罕見,在皇家和政務院的英明領導和決策下,數百萬軍民眾誌成城,奮起抗洪,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中華兒女用鋼鐵般的意誌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譜寫了一曲又一曲氣吞山河的抗洪壯歌。抗洪精神就是:萬眾一心、眾誌成城,不怕困難、頑強拚搏,堅韌不拔、敢於勝利。

太初二十五年,長江發生特大洪水,內務部隊接到抗洪搶險命令整裝待發。部隊上考慮到程偉民的身體狀況,安排他留守後方。程偉民一聽急了,在群眾最危難的時候,自己怎麼能留在後方。他向上級申請,強烈要求參加抗洪搶險。

二十五年8月21日晚,風雨交加,洪水漫堤,荊江大堤出現特大險情,一旦決堤,後果不堪設想!險情就是命令,程偉民主動請纓擔任營突擊隊隊長,與80餘名突擊隊員每人扛著50公斤重的沙袋,來回奔跑在沒膝深的淤泥裏。程偉民不顧自己的身體,咬緊牙關堅持奮戰36個小時,直到累倒在大堤上。

汛情牽動太和宮,元首吳宸軒及政務院總理周向宇親赴現場視察,慰問作戰軍民,周向宇總理、陳雲升副總理親臨一線指揮。皇家和中央政府密切關注著災情發展趨勢和抗災進展,時刻牽掛著受災群眾和搶險軍民,災區各級政府、議會和皇家及國有企業充分發揮了社會核心的領導作用;洪水無情人有情,全國人民情係災區,一列列火車、一架架飛機、一隊隊汽車滿載著物資、食品,滿載著各地群眾的深情厚意,從各個方向往災區集結。

為了戰勝這場特大自然災害,國防軍、皇家空軍和內務部隊共投入兵力36萬多人,地方政府組織調動了800多萬公務人員和公民參加抗洪搶險;加上為抗洪搶險提供直接服務的各部門、各地區、各係統的力量,總數達上億人口;而其他以不同的方式關心、支持抗洪搶險的人們更是難以計數。這場抗洪搶險鬥爭,規模大,氣勢壯,鬥爭嚴酷激烈,而更為重要的是,上下一心、幹群一心、黨群一心、軍民一心、前方後方一心。元首吳宸軒在評價此次抗洪搶險鬥爭時,強調指出,在這場偉大的抗洪搶險鬥爭中,我們形成了萬眾一心、眾誌成城,不怕困難、頑強拚搏,堅韌不拔、敢於勝利的偉大抗洪精神,這是無比珍貴的精神財富。

"二五抗洪精神"的實質是,以公而忘私,舍生取義的中華英雄主義精神為靈魂;以公民利益、國家利益、全局利益至上的大局意識為核心;以團結一致,齊心協力,"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民族大協作精神為紐帶;以不怕困難,不畏艱險,敢於拚搏的抗爭精神為旗幟;以自強不息、貴公重義、艱苦奮鬥、同舟共濟、堅韌不拔、自尊自勵等民族傳統美德為血脈為營養。是這一切高貴美好的品格在共同抗擊自然災害的殊死搏鬥中所形成的交彙點--時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交彙點,中華英雄主義、民族優良傳統美德和人道主義的交彙點。它使我們看到,美好的品格和行為一旦集中起來會是多麼壯美。億萬人民的力量一旦集中起來會是多麼強大。團結一致共渡難關的思想情操一旦和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結合起來,會把我們的民族品格帶向一個多麼光輝燦爛的境界。

"二五抗洪精神",不隻產生於這一次抗洪搶險鬥爭,而且根植於我們改造自然和社會的偉大實踐中,根植於我們民族的優越性、我們事業的正義性;根植於我們皇家、政府和軍隊的全心全意為公民服務的宗旨。在這個意義上,"二五抗洪精神"也就成為推動我們整個事業的精神動力,成為我們的軍魂、國魂和民族魂的一種生動體現。這樣一種精神力量,是和我們的國情和奮鬥目標是相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