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論共和國(4)(1 / 3)

四十六

(70)“但是我擔心,萊利烏斯以及你們列位無比尊敬、無比博學的朋友們,如果我再繼續這樣談論,我的談話可能會令你們覺得似乎是一位訓誨者、教導者的談話,而不是一個同你們一起探討問題的人的談話。因此,我現在開始談人們眾所周知、我們也早就開始研究的那些問題。請注意,我認為,我覺得,我敢肯定,所有國家中沒有哪一個國家無論是按自己的基本體製,按自己的權力劃分,或者是按自己的教育原則,能與我們的父輩承繼於祖輩而留給我們的那種國家政體相比擬。鑒於你們仍然希望聽我談那些其實你們自己也一清二楚的問題,如果你們樂意,那我就說明那是一種怎樣的體製,有什麼特點,證明它是一種最優越的國家政體,並且以我們國家為範例,盡可能地把整個關於最好的國家政體的談話用來闡述它。如果我能夠深刻地理解和透徹地闡述好這個問題,那麼我便勝利完成了萊利烏斯向我提出的任務。”

四十七

(71)這時萊利烏斯說:“斯基皮奧,你完全勝任這個任務,而且隻有你能勝任。要知道,你出身於無比光輝的家族,有誰能比你更適合於談論祖輩們的製度或最優越的國家政體呢?如果我們現在仍擁有那種政體——盡管它現在實際上已經不存在——那有誰會比你更能顯露才華呢?或者更適合於談論我們將要涉及的問題呢?因為正是你及時預見未來,兩次為我們城邦排除了恐懼【162】。”

本卷殘段

1.……不是為了學識淵博的人們。我不希望曼尼烏斯、佩爾西烏斯閱讀它們,但希望康古斯閱讀。(老普林尼:《自然史》,序言,7。)【163】

2.就這樣,既然祖國包含更多的恩惠,而且它比生身父母更古老,因此理應對它比對父母更感激。(諾尼烏斯,P.426,9。)

3.若沒有良好的協商機構和嚴格的製度,迦太基也不可能如此興旺了約六百年。(諾尼烏斯,P.526,8。)

4.他說,請海格立斯作證,我了解你談到的那種習俗、追求和議論。(諾尼烏斯,P.276,6。)

5.盡管這些人的所有議論包含無比豐富的德性和知識源泉,但與他們進行和完成了的事業相比,我看它們帶給他們的與其說是獻身事業的利益,不如說是心靈的樂趣。(拉克坦提烏斯:《神聖教規》,Ⅲ,16,5。)

6.他們曾召喚(人們)離開那裏。(阿魯西阿努斯·墨西烏斯【164】,P.216。)

第二卷

(1)由於所有在座的人都熱切地希望聽他解釋,於是斯基皮奧這樣開始說道:

“卡托老人是這樣說的。對於這位老人,正如你們知道,我是非常敬愛、非常尊重的,我從青年時期起,既是遵從兩位父親【165】的意思,也是出於我自己的求知欲望,便把自己完全交給了他。他的談話使我聽之無饜。他具有如此豐富的管理國家的經驗,無論是在和平時期,還是在戰爭時期,他都如此成功、如此長久地領導了國家。他的演說富有分寸,莊重而詼諧。他自修不輟,誨人不倦,言行如一。

(2)“他常說,我們的國家政體之所以優於其他國家,是因為在那些國家裏差不多都有過這樣一些人,他們各自以自己的立法和規章建立國家,例如克裏特人有彌諾斯【166】,拉克得蒙人有呂庫爾戈斯【167】,雅典人——他們的國家經常變化——起初有提修斯【168】,後來有德拉孔【169】、梭倫【170】、克利斯特涅斯【171】等,最後,學識淵博的法勒隆人得墨特裏奧斯【172】勉強維係住業已衰弱、瀕於崩潰的國家。然而相反,我們的國家的存在不是靠一個人的智慧,而是靠許多人的智慧,不是由一代人,而是經過數個世紀,由數代人建立的。他說,因為從來也未曾有過這樣的天才,以至於當他在世的時候,任何事情都沒有能躲過他的注意;即使所有的才能都集中於一個人,此人也不可能在同一時間裏表現出如此敏銳的洞察力,以至於無需常年的經驗積累,便能領悟一切。

(3)“因此,我現在也像卡托那樣,從羅馬人民的起源談起【173】。我確實很樂意使用卡托的詞語,那樣會較為容易地達到既定的目的,如果我向你們表明,我們的國家是如何產生、如何成長壯大、如何鞏固和繁榮的,而不是像柏拉圖筆下的蘇格拉底那樣,給自己臆造一個國家。”【174】

(4)當大家對此表示讚同時,他接著說道:“我們能指出哪個國家,其建立有如羅慕盧斯當初為我們這個城市奠基那樣光輝,那樣舉世聞名?羅慕盧斯是馬爾斯【175】之子——讓我們接受這一眾所周知的傳說,並且它不但古老,而且我們的先輩還把它敘述得非常智慧,視那些為公益建立了豐功偉績的人不僅具有神樣的智慧,並且認為他出生自神明,——就這樣,據說羅慕盧斯一生下來,阿爾巴國王阿穆利烏斯擔心自己的王位會被推翻,便命令把他和兄弟一起丟到台伯河邊【176】。他在那裏由林中野獸哺喂【177】,後來牧人們把他抱走,在鄉間環境和貧困中撫養他。他長大成人後,體力和勇氣都超過其他人,所有在現在城市所在的地方耕作的人都非常樂意地、心甘情願地服從他。在他成為他們的軍事首領之後——現在由傳說進入事實敘述,——據說他征服了當時算是非常強大的城市阿爾巴—隆伽,殺死了阿穆利烏斯王。

(5)“他在獲得了這樣的榮譽之後,據說他首先想到的是舉行占卜,為城市奠基,建立國家。至於說到城市的地點,那對於任何一個希望建立永存的國家的人來說都是應該非常仔細考慮的,羅慕盧斯作了非常恰當的選擇。要知道,羅慕盧斯沒有把城市移向海邊——這對於擁有強大的權力和軍隊的他來說是件輕而易舉的事情,——侵入魯圖利人【178】或阿波裏吉涅斯人【179】的地域,或是把城市建在許多年後國王安庫斯殖民的台伯河口【180】,他具有獨特的預見力,清楚地看到,如果希望城市建立後能長久地存在和保持強大,臨海地區不是最合適的,首先是因為海濱城市麵臨許多危險,那這些危險不僅經常,而且隱蔽。

(6)“要知道,陸上地區能夠以各種征兆以及例如轟鳴的聲響和嘈雜的人聲預告敵人的到來,不僅是預料中的敵人,甚至包括突然進襲的敵人。任何敵人都不可能如此迅速地從陸上襲來,以至於我們不僅對他們的到來,而且對他們是誰、從哪裏來,全都一無所知。海上乘船來襲的敵人可以在未被任何人發覺之前到來,而且甚至在到達之後也不公開暴露他是誰、從哪裏來、想幹什麼,一句話,沒有任何標記可以確定或判斷他們是友人還是敵人。

(7)“其次,臨海城市會發生風俗的墮落和蛻變,因為它們會接觸他族的語言和製度,給它們送來的不僅有他國的貨物,還有他國的習俗,從而使得本國製度的各個方麵不可能不發生變化。居住在這些城市的居民也不會留戀他們故有的居所,展翅翱翔的希望和想象力會把他們從家園引向遠方,甚至他們即使身在故地,心靈早已遠出遊蕩。事實上,不是什麼別的東西比市民們的這種漫遊和散居更有力地摧毀了早已搖搖欲墜的迦太基和科林斯【181】,因為經商和航海的欲望使他們放棄了農作,荒廢了習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