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山,位於龍國的東方,東海之上。傳說,天目山延綿數百裏,中央山峰高聳入宇,雲霧繚繞,山脈主體常年漂浮於大海之上,隨著海波在廣闊的大海上航行,除了擁有無上法力的仙人和機緣非常之人,一般人是無法見到這座奇異的山的。
在一些古籍上記載了有關於天目山的情況,有人有幸看到過這些古籍,便流傳出了一些傳說。傳說,天目山上有一石、一江、一湖、一洞、一峰和一陵園,說的是天目山的中央山脈有一個湖泊,名曰“天仙”,是天目山中仙女的居所;湖泊的源頭是一條江,命曰“天源”,夜間會煥發出七彩的流光,時常會有仙人在河畔吟唱;天源源自天目山的最高峰“太嶽”,太嶽有路直通天宮;太嶽山腰有一個山洞,名為“封神”,千萬年來山洞中一直有濃鬱的靈氣湧出,化作雲霧飄浮在天目山中;而天目山中最為奇特的就要數太嶽山腳下的仙人陵園“太陵”,傳說太陵七彩靈氣繚繞,神勢非凡,陵中埋葬著千萬年來隕落的仙人。但是這些事物都隻在傳說的古籍中有記載,沒有人見過,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在距離天目山數十海裏的一個五人小島上,站著兩名翹首遙望天目山的老人,兩名老人一個滿頭銀發,一個一頭烏黑長發。銀發老人對黑發老人道:“華陽師兄,現在可怎麼辦?看樣子我們是沒辦法進去的。”
名為華陽的黑發老人歎了口氣,道:“沒辦法,天目山的四周被布下禁製,我們兩人聯手都無法撼動分毫,兩側的入口更是有數名天兵守衛,根本無法進入。辛辛苦苦找了這麼久才找到天目山,進不去,所有的努力也是白搭。華修師弟,我們還是先回去吧,說不定真徒掌門會有辦法的。”
名為華修的銀發老人連忙道:“可是,天目山是會飄浮的,我們一旦離開,就很有可能再也找不回來了。”
華陽惆悵地看著散發著七彩霞光的天目山,道:“我們就守在這裏吧,希望華雲師弟能找到我們吧。”
就在夕陽快要落山時,正打坐調息的華陽猛然睜開雙眼,望向遠空,他感覺到一個強大的氣息在向他們這個小島逼近,隻見一道耀眼的白光破空而來,直接停在小島上空。
一名渾身散發白光的老婦人懸停在半空中,微笑地看著華陽和華修,華陽、華修恭敬地向老婦人躬身,華陽道:“原來是九天真人,失敬,失敬,不知真人這是要去何處?”
老婦人明顯對華陽不感冒,淡淡的道:“這你沒必要知道。想必你們在這裏也是窺覬著天目山吧,嗬嗬,既然你們能夠找到天目山那也是造化,老身勸你們少作惡,多行善,勤積德,或許有朝一日也能夠進入到天目山之中。”說完,不待華陽、華修作何反應,便化作一道流光,衝入到天目山之中。
華陽被氣得直咬牙
“這個可惡的老太婆竟然能夠進入天目山,真是走狗屎運了!終有一天我也要進入天目山一探究竟!”
華陽氣歸氣,但他也是十分無奈,畢竟他沒有辦法進入天目山,在小島上等待了七天,華雲還是沒有找來,兩名老人實在不耐煩了,便離開小島,動身返回門派,準備向掌門真徒報告事件。
進入到天目山中的老婦人正是十八年前幫助白明月降世的九天真人——華文英。華文英進入天目山一點沒有受到禁製的影響,守衛的天兵也沒有絲毫要阻攔她的意思。華文英一進入天目山範圍就降落到地麵上步行。天目山中景色秀麗,青山綠水,蟲鳴鳥叫,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山林中樹木蔥蘢,靈氣濃鬱,有的低窪的地方,靈氣甚至是濃稠狀的下沉在地麵的,在這樣的地方修煉進步的速度必定是一日千裏,在這樣的地方生活也可以起到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作用。
華文英行走的一個巨大的湖泊邊上,湖泊正中央有一個小島,島中央有一間小小的茅屋,茅屋門前有一塊巨大的白玉石碑,上麵抒寫著兩個古字——天仙!不錯,此處正是傳說中天目山的一湖——天仙。但是,在這個湖的周圍並沒有什麼仙女,隻有那一間茅屋靜靜的佇立在湖中央,一片宜人的寧靜。
天仙湖波光粼粼,水麵倒映著高大的天目山,湖麵反射著一種並不強烈的霞光,竟然就是華陽、華修他們所看見的七彩霞光。湖泊的一頭是一條波濤洶湧的大江,這不正是傳說中的“天源”麼!奇異的是天源洶湧的浪濤進入到天仙湖中卻很快就平息了下來,一點也沒有影響到天仙湖的安寧。天仙和天源便形成了一個極大的反差,或許這也正是天目山的神奇所在。
華文英一步一步登上天目山山脈的最高峰,此時,她站在山巔,腳下是高達千丈的懸崖,懸崖峭壁上有兩個大字——太嶽,各有數百丈高大,兩個大字似乎是被人硬生生在峭壁上打出來的,因為兩個大字就是由無數個鮮紅的手掌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