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故事讓我深感意外,我沒有想到陳家村還有這樣一段背景,照此說來,這個陳家村建立在明代初期,它的存在與這個雀山有著某種關聯,這種關聯又和這個陳亥緊緊綁在一起。
不過,對於此事和這個陳亥,我沒有任何印象。我在學生時期熱衷曆史,讀過關於曆朝曆代的大量史籍,對於明史至今記憶猶新,可是相關史籍根本沒有提過此事,不過倒也理解,但是這個陳亥,我是壓根沒有聽過,更不知道他是徐達部下。
想來想去,我也判斷不出什麼,至於陳亥前來雀山尋仙,這個比較有趣。我想,雀山氣勢磅礴,霧氣繚繞,四麵全是成片森林,如實一塊風水寶地,想必不止葬著一個仙人,這個陳亥千裏迢迢來到雀山,恐怕不懷好意,可他在此十年,這是為何?
我又轉念一想,懸崖下的這條棧道估計就是出自他手。古代不像現在,沒有大型施工設備,隻能依山建道。
反正先不想這些,我不知道這個故事小爺是怎麼知道的,曹蕊沒有主動問他,我就沒有輕舉妄動,我們休息片刻以後,曹蕊站起來,她走到懸崖邊在和陳亥說話,她可能要決定從這裏下到棧道。
陳永壽輕輕點頭,他走回來,讓陳丹和村長收拾東西:“這些地理學家要下棧道,我們就帶路到這裏。”
果然如此,曹蕊還真是膽大,這棧道也不知道能不能走,我剛才在下麵隻看到部分,大部分都被樹叢擋住。我站起來拍拍衣服準備行動,陳丹扶著村長緩緩爬上坡道,陳永壽跟在後來,他們三人徹底消失以後,我們開始動身。
高仇和馬遼綁好兩條繩子,他倆先下去固定好繩子的另一端,一切妥當以後我們就滑下去,馬遼和高仇最先下去,其次是小爺,我在第三個,後麵是湯藍。當我當上到棧道,棧道發出一聲悶響,有些不穩,全是苔蘚,非常光滑。
丁玲、曹蕊沒有下來,曹蕊讓我們不要擔心她倆,我看曹蕊胸有成足的樣子也就沒有過問。反正滑到棧道以後,不知道是向哪段出發,我蹲下來觀察棧板,棧板很是粗糙,勉強可以走人,由長釘打死,是要向前走。
我們開始向前,棧道兩米多寬,兩米多高,外麵時不時就掛著一些布袋,布袋下麵的樹叢非常茂密,有些已經長刀布袋上方。我們走到棧道後麵,棧道已經不足半米,隻能一個人走,後來,我們來到一個石洞,這個石洞是“L”字形,很明顯是在原有的自然石洞中人工開鑿過的,我們拐過一個彎道,果然發現一道石門,但是已經被徹底封死。
我摸來摸去,這道石門沒有任何機關,奇怪的是,它是被從裏麵關死的,難道這些明軍進入以後就沒有打算出來?還是說裏麵另有其它出路。
這時,小爺指了指石門上方,我隱約看到一條石縫,好像可以過人,但是就算可以走過去,也得先上去再說,這時,高仇和馬遼從背包裏取出兩個角風鏟,直接從石壁上打出一些鑿洞,好在這個石洞不大,我們可以輕而易舉的到達這個石縫。
半個小時,高仇和馬遼就解決這個問題,這個石縫也太小了,必須趴著才能過去,背包也不恩那個被,必須拖過去,不過我在邊上仔細看了看,這個石縫好像是有人鑿出來的,明顯有現代儀器的痕跡。
我正想著,高仇已經拖著背包過去,他在裏麵敲擊石牆,示意安全,我們可以過去,我和湯藍排在後麵,進過石縫以後,又出現一個自然的石洞,我下到一個石台,上麵拴著一套繩子,我們依次滑到地麵,然後打開各自攜帶的狼眼手電觀察四周。我發現,這個洞穴偏向一個較為規則的矩形,一條溪流貫穿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