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想買,但又害怕是假的,怕買貴了,就對賣主說:“再便宜一些。”
“我知道你也是識貨的,這是祖上留下來的貨真價實的東西,都傳三輩人了,若不是家裏急需用錢,別說兩千元錢,給再多我都舍不得賣掉。”
我知道賣主忽悠人,決定再殺殺價,打算最終不論賣主是否同意都買下。
這樣想著,我站起身對賣主說:“一千五,賣我就買,不賣就算了。”說完,我抬起腳,裝作要走的樣子。
這時候,就聽一個人說:“這瓶子多少錢?”
“兩千。”
“我買了。”
聽到此話,我急忙回頭,另外一個人已經把瓶子拿在手中,正在給賣主數錢。我看到自己辛苦轉悠了半天時間看上的瓶子,轉眼之間被另外一個人買走,隻能幹瞪著眼看著,卻又無話可說,足足站在那裏愣了兩分鍾,才空著手沮喪地回到家中。
這事情已經過去了幾年,但是每當想起,我還會有種說不出的遺憾,後悔自己的優柔寡斷。
如果機遇來了,女孩因為追求完美而猶豫,考慮得麵麵俱到,細枝末節上都去斤斤計較,時機有可能很快就會從她的眼前溜走,甚至因此與成功失之交臂,到時候再怎麼後悔,都無法挽回。
決定了,就去做,去做了,就不要後悔。但大多數女孩子做事,遇到了困難,就會想著可能不應該這樣選擇,如果那樣選擇了,說不定會更順當。
女兒小語就是這樣。有一次,老師說讓每個同學展示才藝,哪方麵都行,並且進行評比。
小語有兩個特長,分別是繪畫和寫作。她想了很長時間,覺得作文沒有明確的判斷標準,不好分出優劣,她就報了繪畫。
作畫的過程中,小語忽然想到班裏有幾個繪畫水平比較高的同學,擔心自己畫得不如別人,想著要選擇寫作就好了。
但是,事實已成定局,她隻好帶著躊躇不安的心情畫了下去。
因為小語心思沒有全部用在繪畫上,畫出來的作品比平時的水平低了許多,結果沒有被評上。
她回家給我嘮叨說選擇錯了,卻不曉得失敗有可能是因為自己沒有全力以赴所導致的。
事實上,不管什麼事,都不會十分完美,怎麼做都會有得有失。
因此,隻要女孩想好了,就教她果斷地下決定;去做了,就引導她不再考慮選擇得是否正確,全身心地去做。否則,不但很難見到成效,而且會白白地浪費掉寶貴的大好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