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女人十八一枝花。那麼男人在什麼年齡他的人生變得花一樣美麗呢?四十歲。這應該是可以公認的年齡。不是所有的男人都在四十歲時人生才變得美麗,但男人要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男人,恐怕非到這個年齡才有可能。
歐陽的美麗人生,恰巧在這個年齡。
美麗並不是女人的專利,女人的美麗更多的是一種嬌豔,是一種姿色,是一種身體,一種氣質,是一種心靈或者是一種服飾和一種裝扮……而男人的美麗,多半是指他的事業與成就。男人的美麗在一種精神,在一種骨質,在一種內心的力量和一種收獲成功的數量與質量。當然有時還表現為某種選擇和人生的方向,或者說是一種價值觀的體現。
男人的美麗,又是一種勇猛,一種態度,也可能是一種絕對的輝煌,或是悲壯的失敗。男人的美麗是熱血,是豪情,是不易輕灑的淚水,是所向披靡、大義凜然和戰無不勝的氣概。男人的美麗還可能是一種表情,一種神態,一種作風,一種修養,甚至是一種愛與恨的淋漓盡致的表達……
男人不美麗則已,一旦男人美麗,便必定是壯麗之美,絢麗之美,或洋溢激情的華麗之美和排山倒海的動感之美。
男人的美麗金不換。
歐陽把男人的美麗綻放在他對人生的大膽選擇和勇於挑戰及不懈的追求完美之中。
四十歲前的歐陽幹了些什麼?當然數起來有不少事,比如他牽著瞎子姐夫去算命和當乞丐,比如他在部隊裏從一個連會議通知都抄寫不好的傻大兵,成為我軍優秀的指導員、營級軍官,比如他大膽走出軍營下了海,再比如他也幹了一樁賺下1500多萬的“銀湖山莊”,剩下的也就是一次別人玩他的“鋼材風波”,而這些似乎沒有一件能夠在深圳這塊發熱的中國特區土地上傳播過有影響的美麗痕跡。沒有。銀湖山莊隻是一塊軍屬房產地,而且歐陽最後銷售的對象基本上是集團購買,除了他本人口袋裏裝進了一些錢外,深圳的那些在經濟戰線上的弄潮兒誰也沒有把歐陽祥山這個人和這樣一筆小買賣放在眼裏。歐陽在此時充其量隻是個無名小卒。
然而2000年之後的歐陽,當他再度闖入地產業時,便攪得深圳經濟界和整個地產市場風起雲湧。
在與歐陽的接觸中,有一點容易讓人對他產生折服,那便是他對市場和地域經濟的理解與判斷的準確程度。賺錢離開了這一點,恐怕隻能失敗,或者隻能賺些小錢。親眼所見,有個蠻有來頭的深圳“土地倒爺”——靠關係和自身的官位而掌控了不少土地並專靠轉讓、介紹土地發財的“老領導”,帶著幾塊自認為前景頗佳的土地找到歐陽。當時我也在場,那人“高屋建瓴”地一番宏論後,非要歐陽介入他的“領地”。我看當時的歐陽微笑著不動聲色,然後對那人說,我們一起到現場去看一看,十分鍾之後我給你準確答複。十分鍾就能對一個幾千萬、幾個億的項目作出答複?我心頭“咯噔”一下,心想歐陽玩得也太玄乎了。哪知事後歐陽真的在那塊已經騰空準備招商的地皮上站了不到十來分鍾時間,隨口又問了諸如周邊是什麼單位?以後這裏政府有什麼遠景開發項目?人口指數?商業、工業、GDP的增長?當即對那位“老領導”說,在這兒做地產肯定不會有“油水”,並說近五年之內做這個項目隻會賠。那位一心想賺大錢的“老領導”聽後臉色十分難堪。歐陽便與他解釋,我在一邊聽得頭頭是道,而那位“老領導”更是對歐陽佩服得五體投地,連聲稱他“有眼光”,謝他及時“救了我的命”。
我上麵說的這件事是現在的歐陽。但五年前的歐陽則非如此,那時別看他也算成功開發了“銀湖山莊”這宗買賣,其實仍是一個地產界的門外漢,他的人生還不夠美麗,更稱不上我所說的那種男人的美麗。男人之所以可愛,除了上麵我所言及的那些美麗之外,還有一種美麗,叫做執著的專注之美。
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外人弄不明白有一些各方麵條件特好的女人怎麼就跟了一個在旁人看來根本不是“門當戶對”的男人!哈,這中間的奧妙,怕隻有那位自得其樂的女士自己明白,因為她往往是被這樣的男人的執著精神所感動了才甘願許身於他的。男人的執著和專注,會改變女士的價值取向,更改變這個世界的常規法則。
歐陽在2000年做的一件事,體現了他的這種男人之美。
在深圳玩房地產,絕對能玩大。但玩大的地產商絕大多數或是靠原先就是財大氣粗的主兒,要不就是身後有大樹和靠山的人,當然還有一種是靠整天吹泡沫來騙取市民和業內的人。最後一種人早晚會退出舞台,統治和稱霸目前深圳地產業的仍是前麵兩種人。
歐陽是上麵三種人之外的另一種人。他踏進地產界,既無雄厚的資金支撐,更無靠山背景——他的家族和親朋好友中,他歐陽是官當的最大、文化水平也是最高的一個。歐陽隻能選擇執著和專注,而他的執著和專注鑄造了他歐陽特有的美麗人生。
有一天歐陽聽人說在深圳龍華鎮有塊地可以開發房地產。這個消息對一直在等候機會幹點名堂的歐陽來說可謂是好消息。
那塊地?哈哈哈,誰接誰就是傻蛋一個!有位深圳的地產業“老大”不屑一顧地對前來通風報信的人好一頓嘲諷。其實這位“老大”並沒有說錯。這塊地處深圳市龍華鎮東環二路與建設路交會處的地產,權屬龍華經濟發展公司,但實際屬清遠房地產開發公司所有,在深圳房地產最熱的1992年時購買到手的,之後由於房地產業不斷滑坡而一直沒有動工開發,時間一長,土地所有者越發覺得這塊土地喪失了開發價值,先後賣了七八年也沒把這塊地轉讓出去。一次賣不出去可能還說明不了問題,兩次三次還沒有賣出去,問題可能就大了。四次五次再沒有賣出去,這塊地恐怕誰都知道問題太大了。六次七次仍然賣不出去,這問題可就不是大不大的程度了,眼下這塊土地被人們認定“根本不可能開發”。兜兜轉轉七八年的這塊土地,在歐陽接手時早已麵目全非,根本不像是一塊可以開發的正經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