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翁張稍不服氣道:“李定,我兩個真是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但散道詞章,不為稀罕,且各聯幾句,看我們漁樵攀話何如?”
李定聞言:“哦,張兄言之最妙,請兄先吟。”
“舟停綠水煙波內,家住深山曠野中。
偏愛溪橋春水漲,最憐岩岫曉雲蒙。
龍門鮮鯉時烹煮,蟲蛀幹柴日燎烘。
釣網多般堪贍老,擔繩二事可容終。
小舟仰臥觀飛雁,草徑斜-聽唳鴻。
口舌場中無我分,是非海內少吾蹤。
溪邊掛曬繒如錦,石上重磨斧似鋒。
秋月暉暉常獨釣,春山寂寂沒人逢。
魚多換酒同妻飲,柴剩沽壺共子叢。
自唱自斟隨放蕩,長歌長歎任顛風。
呼兄喚弟邀船夥,挈友攜朋聚野翁。
行令猜拳頻遞盞,拆牌道字漫傳鍾。
烹蝦煮蟹朝朝樂,炒鴨-雞日日豐。
愚婦煎茶情散誕,山妻造飯意從容。
曉來舉杖淘輕浪,日出擔柴過大衝。
雨後披蓑擒活鯉,風前弄斧伐枯鬆。
潛蹤避世妝癡蠢,隱姓埋名作啞聾。”
張稍道:“李兄,我才僭先起句,今到我兄,也先起一聯,小弟亦當續之。”
“風月佯狂山野漢,江湖寄傲老餘丁。
清閑有分隨瀟灑,口舌無聞喜太平。
月夜身眠茅屋穩,天昏體蓋箬蓑輕。
忘情結識鬆梅友,樂意相交鷗鷺盟。
名利心頭無算計,幹戈耳畔不聞聲。
隨時一酌香醪酒,度日三餐野菜羹。
兩束柴薪為活計,一竿釣線是營生。
閑呼稚子磨鋼斧,靜喚憨兒補舊繒。
春到愛觀楊柳綠,時融喜看荻蘆青。
夏天避暑修新竹,六月乘涼摘嫩菱。
霜降雞肥常日宰,重陽蟹壯及時烹。
冬來日上還沉睡,數九天高自不蒸。
八節山中隨放性,四時湖裏任陶情。
采薪自有仙家興,垂釣全無世俗形。
門外野花香豔豔,船頭綠水浪平平。
身安不說三公位,性定強如十裏城。
十裏城高防閫令,三公位顯聽宣聲。
樂山樂水真是罕,謝天謝地謝神明。”
他二人既各道詞章,又相聯詩句,行到那分路去處,躬身作別。張稍道:“李兄嗬,途中保重!上山仔細看虎。假若有些凶險,正是明日街頭少故人!”
李定聞言,大怒道:“你這廝憊懶!好朋友也替得生死,你怎麼咒我?我若遇虎遭害,你必遇浪翻江!”
張稍道:“我永世也不得翻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