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9章 後記(1 / 1)

本書是在博士論文的基礎上修改而成的。現在將它正式出版,意在拋磚引玉,求教於各位專家學者和熱心讀者。

目前,我國經濟社會的轉型已進入了“深水區”,以經濟為始動力的全球化正向全方位拓展,不同的文化觀念、價值觀和管理模式的交流借鑒日益廣泛;政治寬容、政治民主為人們探討各種政治問題提供了自由空間;互聯網的迅猛發展為民間輿論場的形成創造了技術基礎;市場經濟的日益成熟催生了公民社會的發育發展,公民政治參與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公共輿論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影響力日益增強,政府公共輿論管理進入了一個新的探索期。

本書從政治學的角度對政府公共輿論管理的基本理論、宏觀背景、結構功能、現實矛盾及未來發展等進行係統的梳理和比較研究,以期為建構中國特色的政府公共輿論管理體係,提高政府公共輿論執政能力盡一份綿薄之力。

施拉姆曾把這個領域的研究說成是一個“許多人路過但很少有人駐足的大交叉路口之一”。我至今也不能確定政府公共輿論管理究竟屬於哪一個學科,因為它涉及的學科之多令人難以置信:政治學、法學、輿論學、傳播學、新聞學、社會學、心理學等等。由此決定了本書是一項邊緣性、交叉性、探索性研究項目。涉及如此多的學科,僅靠我自身的知識積累是無法完成的,隻能如饑似渴地向各領域的大師們學習了,因此,本書實際上是融彙了各類學科和各位名家大師智慧的集體成果。

在書稿即將付梓之時,心中充滿感恩之情。我的導師喬耀章教授對論文的寫作和書稿的修改傾注了極大的心血,他的諄諄教誨我今生難忘,感謝他為我點亮了學術之燈,他不僅是我的“經師”也是我的“人師”。本書的寫作還得到了張銘教授、閔春發教授、靳輝明教授、方世南教授、沈榮華教授以及複旦大學的曹沛霖教授、林尚立教授、孫關宏教授的悉心指導,他們的指導和建議已經不同程度地融入書稿之中。我國著名管理學家、南京大學首席教授周三多先生也對本書的寫作提出了有價值的建議,田芝健教授、錢美華老師、韋國嶺同誌以及博士點的諸位同學給我以各方麵的幫助和支持,在此一並表示感謝。

最後,我還要衷心感謝將本書列入江蘇省政府重點學科(政治學)經費資助的蘇州大學學科辦的各位領導和同誌,感謝為本書出版付出心血和汗水的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的編輯們。正是你們的關心和厚愛,本書才得以在較短時間內順利出版,與讀者見麵。

敲下最後一個字符,已是午夜。推開窗戶,仰望星空,感慨頗多。既有成果完成後的釋然,更有聞聽中國政府輿論改革“創舉”的欣喜。麵對不斷湧現的新素材,我無法輟筆。看來,本書的出版也隻能是一個新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