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重逢(4)(1 / 2)

投票啊,投票啊,就26個跟著看得我好無奈好沒動力啊……

==================

達爾洛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

那就是,究竟是什麼人在主導著整個洛丹倫地區的亡靈的行動呢?

這個問題並非是一時衝動,因為自從從那個黑牢走出來之後,達爾洛就已經摒棄了曾經那些研究員的思維方式,轉而讓自己的智慧更夠投入到更加實用的方麵。

所以,這一路之上的經曆才更讓達爾洛感覺到奇詭。

當太陽井毀滅之後,因為失去了能量之源而陷入到渴魔症的困擾當中,精靈們已經沒有辦法獨自麵對亡靈天災與森林巨魔的共同侵擾。因此,為了能夠重新拉攏到人類這個盟友,凱爾薩斯王子決定帶著精靈王國上千年來積累的財富與幾乎傾國的精銳南下,穿越整個瘟疫之地,來與南部的洛丹倫抵抗軍會盟。

幸運的是,這堪稱破釜沉舟一樣的路途說到底還算是順利。雖然在王國東部地區——現在更多人願意將之叫做東瘟疫之地的時候因為遭到了斯坦索姆與達隆郡的亡靈部隊夾擊而不得不分散行動,但是直到到達銀鬆森林地區,並且和暗夜精靈的部隊聯合的時候,遷往南方的血精靈部隊的戰損率可以說出奇的小。

雖然根據王子殿下的分析,這完全是因為北部地區有著讓這些亡靈頭疼的抵抗組織存在,才讓血精靈得以趁著這個機會通過瘟疫之地,然而這樣的解釋其實就如機會主義一樣,總是不能夠讓人完全信服的。

更何況,在太陽井的時候,當時的血精靈精英幾乎讓天災一網打盡,要不是依靠太陽井爆炸的威力驅散了亡靈軍隊,恐怕別說是通過瘟疫之地,就算是以生者的身份站立在這大地之上都不再可能,更不要提什麼複興奎爾薩拉斯這種遠大的目標了。

所以,又有什麼樣的理由能夠讓天災放過他們一直想要吞並的目標,甚至於讓血精靈成功地與南部抵抗軍搭上線,大大增強了抵抗者一方的實力呢?就算是十歲的小孩子也知道,隻有讓敵人的力量分散才能有利於自己獲勝的道理,而天災的指揮者為何又會反其道而行之?

因為太陽井的爆炸與北部力量的抵抗而導致實力不足?哈,天災可不會有什麼實力不足,要知道當年洛丹倫人口何止百萬,還有那些雖然與人類不合,但是同樣是優良材料的其他種族,比如說,豺狼人,還有食人魔。作為隻要是屍體就是士兵的亡靈天災,他們培育兵員,集合力量的效率,可不是通過常理能夠判斷的,如果真的認為一次嚴重的打擊就能夠讓這些骷髏架子畏畏縮縮的話,還不如期盼整個三次戰爭是一場夢比較好。

那麼,因為指揮者的失誤?是什麼樣子的失誤,能夠讓指揮者輕易地放過如此龐大的遷移部隊?又是什麼樣子的思考方式,才能夠輕易的放過一個補給困難的遠行部隊呢?既然能夠利用太陽井布下那樣的惡毒陷阱,為什麼在之後卻放棄了隻需要少量的代價就可以依靠著亡靈不眠不休的特性拖垮血精靈的成果呢?

這樣的問題一直在折磨著達爾洛的心,他從心底裏就不曾相信這種巧合與好運能夠降臨在血精靈的身上。因為對於現在的血精靈來說,一切的恩賜,運氣,還是別的什麼東西都已經是蒼白的笑話,隻有切實的力量,情報,與嚴密的計劃與推理才是可以依靠的。

於是,達爾洛在用輕鬆氣氛的方式維持著整個小隊的穩固的同時,也一直在思考著造成這樣的結果的緣由是什麼。而在蒂法妮亞決定南下突襲渡口的時候,達爾洛才剛剛推理到天災部隊也許並不是一股勢力這一點而已。

沒錯,天災的實力明顯並非擰成一股。就如同莉亞德琳所率領的王黨與洛索瑪所率領的秘黨一樣,在天災的勢力當中,顯然也有著“橫衝直撞”與“謀略為先”的差別。根據資料來分析的話,先期由克爾蘇加德所主導的詛咒神教,以及奎爾薩拉斯地區的天災是講究一定謀略性的組織,它們並不隻依靠著天災對於生者部隊壓倒性的強大來進行碾壓性作戰,同時也會借助各種各樣的計策,從正麵作戰之外的其他角度來削弱對手的抵抗力量。而瘟疫之地與提瑞斯法林地的天災則顯然懶於去實行這樣“拐彎抹角”的行動,對於他們來說,既然掌握了這種不怕犧牲的炮灰部隊,那麼就直接一口氣地碾壓過去就好,在此之外的事情則完全不需要考慮。而這種猜想也通過血精靈在奎爾薩拉斯與瘟疫之地的作戰經曆獲得了證實。

然而正如即使是有著秘黨與王黨之爭,血精靈依舊在逐日者王朝的大旗下統一作戰一樣,無論是狡猾的天災還是橫衝直撞的天災,他們與生者為敵的立場是不可能改變的。這也就意味著,即使天災中兩個黨派的對立事實性的存在,但是對於血精靈這樣的生者,他們的態度也是一致的:全部殺死。而在這樣的情況下,莽撞派的天災卻沒有對遷移中的血精靈部隊進行傾力的圍攻,想來除卻莽撞派被狡猾派說服之外,不會有其他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