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按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2)(2 / 3)

在中國,以毛澤東和鄧小平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實現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兩次曆史性飛躍,開拓了馬克思主義的新境界。以毛澤東同誌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形成了毛澤東思想,並在毛澤東思想指導下,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新中國。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黨又根據馬克思主義理論,逐步建立並完善了我國社會主義社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製度。這些都為全麵實現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0多年來,中國社會發生了巨大變化,國家的綜合實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100多年來我們的先輩們一直在追求的“強國富民”、“振興中華”的夢想正在逐步變成現實。“致富思源”,這一切成果,都是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指導下取得的。鄧小平同誌領導我們黨衝破了教條主義的束縛,製定了“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開辟了一條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把馬克思主義發展到一個新階段,全麵推進了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如果從1921年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算起,馬克思主義成為中國革命和建設實踐的指導思想才80多年。在這樣短的時間裏,我國的社會製度和人們的生活水平、思想觀念發生了如此大的變化,這是馬克思主義的巨大威力和強大生命力的重要曆史見證。

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不斷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的思想武裝全黨和教育全國人民,是保證全黨緊密團結和帶領人民共同奮鬥的根本思想基礎,也是保持我國社會政治穩定的根本思想基礎。曆史和現實表明,一個社會,180第七章按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沒有共同的精神支柱及其以此為基礎的思想上的穩定,是很難保持社會政治穩定的。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如果動搖了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這個精神支柱,那將是國家和民族的災難。因此,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堅持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關係著黨和國家的命運。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一要堅定不移地鞏固和加強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決不允許搞指導思想的多元化;二要緊密結合形勢的變化和實踐的發展,發揚實事求是、勇於創新的科學精神,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我們堅持馬克思主義,關鍵是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並堅持運用它來分析和研究今天的實踐。應當結合新的實踐,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來解釋新情況,解決新問題,不斷增強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說服力和戰鬥力。當前,尤其要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全黨的頭腦,把黨的思想建設落到實處。

(二)加強理想信念教育

要緊密結合幹部群眾的思想認識和工作、生活中產生出的新問題,突出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共產黨宣言》發表150多年來,世界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發生了重大變化,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廣大黨員幹部群眾工作生活條件和社會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要充分估計這些變化對我們黨執政提出的嚴峻挑戰和嶄新課題。江澤民同誌在2000年6月召開的中央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提出了“四個如何認識”的問題,即:如何認識資本主義發展的曆史進程、社會主義發展的曆史進程、我國社會主義改革實踐過程對人們的影響、當今國際環境和國際政治鬥爭帶來的影響。

這是當前幹部群眾普遍關心的重大思想理論問題,要作為研究的重點深入研究。同時,要加強黨的綱領路線教育。一個政黨的綱領就是一麵旗幟,我們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個曆史階段,都既有每個階段的基本綱領即最低綱領,也有確定長遠奮鬥目標的最高綱領,是最低綱領與最高綱領的統一論者。我們既要樹立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堅定信念,以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求和鞭策自己,更要腳踏實地地為實現黨在現階段的基本綱領而不懈努力,紮紮實實地做好現階段的每一項工作,把最低綱領和最高綱領統一於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對許多現實生活提出的重要問題,也要作出科學的、有說服力的回答。要幫助廣大幹部群眾堅持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的信念,增強對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信心,增強對黨和政府的信任。要把理想信念教育同廣大黨員幹部和群眾的思想實際結合起來,堅持從實際出發。通過進行廣泛的宣傳和細致的思想工作,以取得群眾的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