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一個不普通的宅男,宅是同樣的宅,不普通在他宅在家裏不是因為網絡社交、遊戲或者其他,而是因為讀書,書肯定不是網絡小說,而是華夏的四書五經、史書雜記、詩詞歌賦。
今年三十三歲的他,兩歲時就由父親楊天碩這位國學教師啟蒙讀書,熟記《三字經》、《千字文》、《百家姓》、《弟子規》等啟蒙書籍。三歲熟讀四書五經,五歲已能默寫老孔莊孟荀孫等先賢經典。至於詩詞歌賦,完全是學習之餘的遊戲道具。
在父親的悉心教育下,楊明表現出遠超一般兒童的成熟和穩重。幼兒園入園半個月,楊明就像父親提出在家自學,因為幼兒園老師太幼稚,每天做的遊戲太膚淺,不具備知識性和趣味性。
難道你能讓其他三歲小孩跟你一起玩詩句接龍?難道你能讓其他三歲孩子跟你一起玩《說文解字》大冒險?難道你能讓其他三歲孩子跟你一起玩倒背四書五經中章句的遊戲?
楊天碩很是無奈,不知道自己的教育到底是好是壞。可是,楊明堅決不去幼兒園,理由又那麼高大上,自己還能說什麼。於是楊明開始在家看書。
母親張嘉怡很是不滿。因為兒子不去幼兒園,鄰裏親朋紛紛詢問原因。張嘉怡每每都要把上述理由解釋一遍,看著對方半信半疑的表情,張嘉怡心中很是抓狂,一怒之下把教育兒子的百年大計扔給了楊天碩。
楊天碩悲催了。幸虧他住的就是學校在校園內分配的安置房,每天下課就往家跑,指導楊明的學習,並監督楊明的課業進展情況。
好不容易等到上小學的年齡,楊天碩送楊明去學校報名,隻道自己終於解脫。
一星期後,楊明回家對父親說:“為什麼每天都要學什麼幼稚的a、o、e?為什麼每天都要學簡單的數數1、2、3?為什麼思想品德課上教打掃衛生、一起吃飯,這是品德麼?諸如此類,如此種種。”
麵對堅決不去上小學的兒子,楊天碩再次悲催了,他繼續擔負起教育兒子的重任。
楊天碩也狠下心來,各種百家經典《老子》、《墨子》、《莊子》、《荀子》、《韓非子》、《管子》、《尹文子》、《慎子》、《公孫龍子》、《淮南子》、《抱樸子》、《列子》、《孫子》、《孫臏兵法》、《美芹十論》等等,買買買。
各種詩經詞曲文集如《爾雅》、《楚辭》、《全唐詩》,《全宋詞》,《樂府詩集》、《文選》、《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韓昌黎集》《柳河東集》、《白香山集》、《金剛經》、《臨川先生文集》、《範文正公文集》、《文憲集》、《文山詩集》、《白氏長慶集》、《陶淵明集》等等,也是買買買。
各種史書傳記如《二十四史》、《戰國策》、《國語》等等,買買買。
小說雜書如《搜神記》、《太平廣記》、《世說新語》、《鶯鶯傳》、《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全傳》、《三言二拍》、《東周列國誌》、《楊家府演義》、《封神演義》、《紅樓夢》、《聊齋誌異》蒲鬆齡、《三俠五義》、《濟公全傳》、《說嶽全傳》、《施公案》、《隋唐演義》、《儒林外史》、《山海經》、《水經注》、《藝文類聚》、《永樂大典》、《瘟疫論》、《傷寒論》、《金匱要略方論》、《黃帝內經》、《本草綱目》、《齊民要術》、《天工開物》、《農政全書》、《夢溪筆談》、《奇門遁甲》、《九章算術》、《文心雕龍》等等,買買買。
楊明看到滿滿三大書櫃的書,沒有像其他孩子那樣怕讀書要哭的表情,反而是興致勃勃地背著手巡視,仿佛在自己的領地裏閑遊一般,誌得意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