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子(1 / 2)

每一個靈魂都需要安撫者——《傲慢與偏見》

*********************************************************************

Y市,位於某省份盆地西北部,是該省份第二大城市,雖說是第二大城市,可在八十年代末期,也不過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小城市,城裏有個國營廠,叫做絲廠,是一個印染絲綢的製造廠,因為是國營廠,規模在當時也不算小,廠裏上下加起來也是好幾千口人,比一般的村鎮都要多上不少,我父母也是這個廠裏兩名普通的工人。

廠子人口多卻也有多的好處,不管學校、衛生所還是小賣部,城市裏該有的,職工家屬區裏都有,儼然一個濃縮版的小城市,加上大家平日裏住得近,工作又在一起,就連孩子讀書也在廠裏辦的子弟校,所以走在路上,就算迎麵而來的人叫不出名字,也會覺得麵熟,當然,唯一的弊端就是,倘若哪家出個什麼事,自然也是家喻戶曉。

廠區的位置在當時算是比較偏僻的,好在土地多,隨著改革開放的,廠裏又收購了不少的土地,用來給員工集資建房,這一切還得從這土地說起。

據說我們這個廠所在的位置,在過去是Y市當地的一個亂葬崗,地下埋著的骨灰、棺材什麼的多如牛毛,都是一層蓋著又一層,每當廠裏修建新的房屋,在挖地基這個環節,必定能從這地裏挖出不少這些不吉利的東西。其實按照常理來說,當時不少人在祖國打倒一切牛鬼蛇神的帶動下,是不應該相信這些迷信說法的,不過真的就不應該完全相信嗎?

這一切還得從我四歲那一年夏天的某個夜晚說起,那天,明月當空,我父母像往常一樣,坐在自家樓下的空地上與一些朋友同事納涼,我就和其他的孩子在附近玩捉迷藏的遊戲,那個年代的我們,沒有如今的孩子們所擁有的PS遊戲機、電腦、IPAD、智能手機等等,唯一的娛樂方式就是些簡單的小遊戲,女孩們比較中意翻花繩、跳房子、跳皮筋、辦家家酒一類的,男孩們則是打彈珠、滾鐵環、到了夏天的時候更是好玩,大人們納涼的時候,一群孩子就集結在一起打水槍、溜旱冰、捉迷藏,玩得累了的時候,回到大人們休息的地方喝上一壺涼白開,那叫一個爽,扯得有點遠,咱們說正事。

那時,我們住的房屋是那種三層樓高的集體宿舍,幾家共用一個廚房和衛生間,雖說條件差,但是整棟房屋的地板都是木製的,每當夏天,家家戶戶都把自家屋裏屋外的地板拖得幹幹淨淨,這樣隨時隨地都可以席地而坐,每層樓大概住了十幾二十戶人,三樓以上有一個空間非常大的閣樓,平日裏都用來對方家家戶戶的雜物,加上光線不怎麼好,很快就成了我們這棟樓的孩子玩捉迷藏或者探險遊戲的聖地,在夜晚的時候,我們人手一個家用手電筒,就可以興高采烈的玩一整個晚上。

那天晚上,我的運氣一直不好,每次猜拳都是我輸,所以一整晚都在當瞎子找人,不過順利的是很快都能找到了大家,我當時心想,如果下一次誰當了瞎子,我一定找個最最隱蔽的地方藏起來,肯定不會讓人找到。果然,最後一次猜拳的結果是我的小夥伴餘胖子當瞎子,我那叫一個高興,我心想,這一次一定要讓大夥見識一下捉迷藏的高手是如何躲藏的。

餘胖子剛開始數數,我就一個人頭也不回的直奔放雜物的大閣樓,我知道,那裏光線不好,堆放的東西又多,就算餘胖子找上來,一時半會兒也沒那麼容易找到,我還有機會迂回著跑掉。

我一鼓作氣跑進閣樓,找了一個最隱蔽的位置躲了起來,果然,很快樓下便不時傳來小夥伴們的喧鬧聲,我知道餘胖子肯定是抓到了其他人,心裏一陣高興,心想這些人可真笨,這整棟樓裏,除了廚房、廁所就是樓梯間裏可以躲,隻要是熟悉咱們這裏的格局的人,二十分鍾以內就可以找到所有人。

沒多久,樓下的喧鬧聲便消失了,我知道,他們肯定開始來找我了,我開始有些興奮,心想這下看你們能不能捉到我,可奇怪的是我左等右等,等了好久都沒有一個人上來,我想他們是不是把我給忘了,便準備起身走到閣樓外叫上一聲,給他們一點提示。

我一邊起身,一邊在心裏想這餘胖子可真傻,這麼輕易就放棄了,簡直太讓我失望了。

我選了一條近路,想盡快走到個樓外,沒走幾步,便感覺自己的額頭一下磕到了什麼東西,我有些奇怪,也有些氣憤,不知道哪家的大人把東西亂掛在過道上,便打開自己的手電筒去照,隻見我頭頂上掛著一個女人,這女人的舌頭幾乎全部吊在嘴巴外麵,兩隻發紅的眼睛幾乎就要鼓眼眶,正居高臨下直勾勾得瞪著我,我大叫一聲之後,便失去了知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