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初,就非常重視宣傳和發動群眾工作。毛澤東在革命初期就從事過這兩方麵工作,積累了大量經驗。他認為,在進行宣傳工作的同時,除了利用黨內文件、會議外,報紙和廣播等時效性強、普及麵廣的輿論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作為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中共中央晉綏分局機關報的《晉綏日報》,更是黨中央宣傳和發動群眾的輿論喉舌,辦好這份報紙,對晉綏邊區甚至是全國都具有強烈的輿論導向功能。出於這種考慮,毛澤東與《晉綏日報》編輯人員就這些問題進行了座談。
與《晉綏日報》編輯人員談話的前一天,即4月1日,毛澤東在晉綏幹部會議上也有一次講話。在這次講話中,毛澤東對1947年5月以來晉綏邊區進行的土地改革運動進行了肯定:在中共中央晉綏分局領導的區域內的土地改革工作和整黨工作,是成功的。一方麵,晉綏的黨組織反對了右的偏向,發動了群眾鬥爭,在全區三百多萬人口的二百幾十萬人口中,完成了或者正在完成著土地改革工作和整黨工作。另一方麵,晉綏的黨組織又糾正了在運動中發生的幾個“左”的偏向,因而使全部工作走上了健全發展的軌道。毛澤東還特別強調在工作中應注意克服“左”傾情緒,對已經形成嚴重的“左”的冒險主義傾向要引以為戒,及時糾正。
這種背景下,在4月2日同《晉綏日報》編輯人員講話時,毛澤東就很自然地提到報紙應該如何配合晉綏分局黨組織開展反右、反“左”工作的問題。他說:“《晉綏日報》在1947年6月以後進行的反對右傾的鬥爭,是完全正確的。在反右傾的鬥爭中,你們作得很認真,充分地反映了群眾運動的實際情況。”但是從1948年1月開始糾正“左”的偏向以後的這一時期,報紙卻有點泄氣的樣子,不夠明確,不夠潑辣,材料也少了,使人不大想看。其原因是什麼呢?毛澤東明確指出:主要是把弓弦拉得太緊了。為形象地說明問題,毛澤東摘用“文武之道,一張一弛”這句古語提醒各位編輯:從事黨的理論和政策宣傳工作,要掌握合適的火候,要能準確把握好“度”,做到不偏不倚,不左不右,隻有這樣,才能作出更大的成績。
毛澤東同《晉綏日報》編輯的談話,係統地論述了黨的報紙的性質、任務和作用,辦報方向、風格及新聞工作者應具備的素養和作風等問題。這次談話中的一些結論性語言,如“報紙的作用和力量,就在它能使黨的綱領路線,方針政策,工作任務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廣泛地同群眾見麵”、“辦好報紙,把報紙辦得引人入勝,在報紙上正確地宣傳黨的方針政策,通過報紙加強黨和群眾的聯係,這是黨的工作中的一項不可小看的、有重大原則意義的問題”、“報紙工作人員為了教育群眾,首先要向群眾學習”既是對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報工作的經驗總結,也是長期指導黨的新聞宣傳事業的名言警策。
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
黨委各委員之間要把彼此知道的情況互相通知、互相交流。這對於取得共同的語言是很重要的。有些人不是這樣做,而是像老子說的“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結果彼此之間就缺乏共同的語言。
——《黨委會的工作方法》(一九四九年三月十三日)(《毛澤東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1441頁)
名句溯源:
“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出自《老子·第八十章》: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複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難點注解:
老子所處的時代,是一個諸侯割據、戰火紛飛、百姓塗炭的年代。麵對這樣一個讓人難以忍受的現實,老子卻無力改變,隻能在精神家園中構建人民生活的理想樂土。《老子·第八十章》就是對理想國度的設想。大意是:國家要小,人民要少。即使有多種多樣的器具也不使用;使人民安土重遷而不向遠方遷徙。雖有船和車卻無必要乘坐;雖有士兵卻無需去布陣交鋒。使人民返回到使用結繩記事的遠古時代。
使人民都有甘美的飲食、華麗的衣服、安適的住所和歡樂的風俗。鄰國之間能相互看得見,雞犬之聲能夠互相聽到,人民直到老死都沒有交往過。今天看來,老子理想中的“國家”,更像是個小村莊。其中,“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更能充分體現老子的處事觀和人生觀。老子反對“多智”,認為人在交往時就會產生心智技巧,進而引發禍亂,是社會不安定的因素。所以,他不主張人們往來。後用該句形容彼此不進行溝通,互不了解。
摘用賞析:
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國共產黨在河北省西北坡召開七屆二中全會,主要議題是製定奪取全國勝利和勝利後黨所要采取的各項方針政策。毛澤東在會上作了主題發言。
中國共產黨從成立到贏得解放戰爭的全麵勝利,共浴血奮戰了二十八個年頭。曆史經驗證明: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難。在革命取得勝利後,在黨即將成為執政黨後,要想繼續保持黨的生命力,關鍵的一個因素就是保證黨的工作方法有現實針對性。大會閉幕的當天,毛澤東專門就此問題作了總結發言。這就是後來被收入《毛澤東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