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天堂(1 / 3)

正文 第一卷 第一章

天堂

一條小路從樹林中逶迤而出,從這父母的埋骨之地到外麵的世界也就不過100多米的距離,兩邊卻是如此不同的世界。在這黃昏時分,天籟從四周升起,這裏好似天堂。這是司馬平最喜愛的環境,寧靜、自然。在這裏可以盡情地聆聽創世的沉吟——.可惜這裏離紅塵太近了。

外麵這個世界再也沒什麼讓他牽掛的東西了!

三年前,恩愛的妻因車禍離開了他,世人所說的那人生的三大不幸,竟然被他有幸地遭遇上了兩個。幼年喪父,中年喪妻,這世界為什麼要將這麼多的不幸堆在自己的身上?母親含辛茹苦地撫養大了自己三個孩子,供自己和兄、姐讀書,還要操心兒女的生活,真是一輩子的勞累。好不容易連最小的自己也拚得不錯了,隻當是老人家總該可以安度一段時光了,哪曾想三年前的這場無妄之災,讓她又擔起了幫自己照顧女兒的擔子。如今年邁的她也收起了對自己一生的牽掛離開這個世界,這世界真的沒什麼讓他留戀的東西了。

紅塵多可笑,但真能笑的又有幾人?司馬平覺得自己或許是稍微能笑的幾人之一,比起那麼多掙紮求生的人來說,自己畢竟還能選擇。

從叩別母親的那個黃昏到今天,差不多過去100多天了。這些天司馬平也沒閑著。他結束了生意,把家財留給兄姐和孩子。在紅塵中掙紮了這幾年,因為良心還沒有完全爛掉,所以盡管他聰明能幹,但也隻是掙了個小康而已。不過這也已經不錯了,比起那些還在為溫飽而奔波的人來說,他真的已經很好了。這個時候司馬平就要慶幸自己婚結得早了,若不是這樣,四十歲的他,女兒能有十六歲嗎?

一直就是在外奔波,平時就和女兒聚少離多,這女孩子反而和自己的哥嫂、姐姐、姐夫來得親熱,而他們也確實是將她當成了親閨女。愛,孩子是不會缺的。照理在這個時候,自己是不應該離開家人的,但是心裏麵這塊陰冷的情緒,司馬平擔心會傳染給親人。離開一段時間,讓自己靜下來,相信家裏人也是會理解的。不過掛念總是難免的,畢竟此去可能要好長時間不再回來。當然,永別是不可能的,司馬平自己也不相信自己真能放得下。

自從12年前偶然發現現在這個所在,心裏就一直希望有一天能來此隱居。那次本來是和幾個朋友一起探險這片原始森林的,中途一次小小的事故使他在這片森林中獨處了5夜6天,雖然是九死一生,但收獲也不小――發現了這個世外桃園。

這裏是山間的一片窪地,,四周都是不高的山頭,山坡還很平緩,穀地麵積有10個足球場大小,平整異常,整個地長著沒膝的野草,隻有在靠近山腳的地方才有樹,越向上樹越高大。從平地望四周,山高不超過500米。其實司馬平知道,這四周山頭海拔都在2500以上,山坡的另一麵都是森林、峭壁,無法登頂的。這山間的平地,實在是異數。

進入這裏的道路是那次迷路時無意間發現的。有點像武俠小說中發現秘籍的通道。當時也是因為好奇,而且也確有收獲。那是一個天然的山洞,不深,一目可以了然。當時走投無路之下一番瞎找,在山洞的左側發現一條亂石虛掩的通道,有明顯的人工開鑿的痕跡,於是就找到了這裏。

正午的陽光照著翠綠的草地,不知名的小花星星點點的開著。記得現在應該是陰曆的12月份,接近年關,應當是一年中最冷的季節,雖然這裏地處蜀中,但這海拔2000多米的高度也不該如此溫暖,如果那片平地上種的都是桃李,說不定現在還能花滿枝頭呢!

這裏以前肯定有人居住過。這條過道前半截是天然的裂縫,後半程絕對是人工形成的,近2米高寬也近2米橢圓型通道,長估計近200米,四麵光滑如鏡,好像塗了一層釉。如果真是人為,光這條通道就是一個奇跡。

司馬平現在居住的石室也是人工開鑿的。所不同的是這間石室好像是從整塊岩石上雕出來的,四邊方方正正。一張石床,一張石桌,幾個石蒲團。都和地麵渾然一體,整個石室就是一個石雕藝術品,真讓人歎為觀止。

石室左側100米處,一道泉水形成一個10米見方的水潭,水清澈甘冽。山腳的樹林中,野果累累,在這裏生活絕對無憂。真是個隱居的好地方!

石桌上還是纖塵不染。好像這裏一直住著一個勤勞的主婦。桌上人像依舊鮮活如初,那是一個盤腿打坐的人像,背景是一片星空,奇怪的是圖像並不是雕刻或者畫的,而是深深印入石頭裏邊,人影仿佛是立體的。仔細想來,隻有20世紀的印刷術才可能做到。當初桌上還有一卷圖書,現在那卷書正攤在司馬平的膝上。書上有一組打坐的圖像,那些圖像司馬平已經研究了10多年,一直不知所雲,倒是卷上僅有的兩字“心煉”引起他的興趣,仔細想來,奧妙無窮。

書上的圖像共有九九八十一幅,主體都是一個打坐的人像。分為九組,圍成九個圓,每個人像都打著不同的手印,有的是單純的一個,有的是變化的數個。這些天來,司馬平終於把那麼些圖形記熟,可以準確無誤地連貫地做出來,這花了他差不多3個月的時光。好在現在他有的是時間。本來他並不想去研究那些複雜的手勢,但這卷書非比平常。雖然得到已經好久了,可是一離開這間洞室,書上的字畫就全部隱匿不見了,就如那傳說中的天書一般――想來流傳在紅塵中的無字天書也是如此。在某個地方,無字就會變成有字。

大部分的時間,司馬平都是在室內打坐,學石桌上的圖像。有時胡思亂想,有時入靜,用心去感覺世界。有時聚氣丹田,練道家的養身功。這裏的靈氣異常充足,稍稍凝神,丹田之氣就飛快凝聚,以至於司馬平不敢一直意守丹田,一旦感到丹田氣足就意守其他大穴。年輕時學過的道家養身功這時派上了用場,這些天來,居然全身36處大穴都氣足欲裂,內氣充盈於奇經八脈之中,稍有不慎,真可能會發生走火入魔那種事。因此他靜坐時也不敢意守於一了,隻是入靜,用心去感觸自然。

這裏是一個如此靜寂的世界,除了風聲雨聲,再沒有其他的聲響。這些天來,司馬平沒有看到一隻小鳥、一隻野兔、一隻老鼠、甚至一隻螞蟻。山腳矮樹林中累累的果實,居然沒有生命光顧,實在讓人納悶——這是一個被生命遺忘的角落,司馬平的出現不知是天意還是偶然。

這一天風雨交加,算來山外已是春夏之交了。一道道閃電撕扯著天幕,不時有落雷砸入那片草地,驚天的雷鳴在山間滾響,奇怪的是這閃電不是落在四周的山頂,就是砸向平地的中心,好像那裏豎著一根避雷針似的。

又一個閃電落下,石室內藍幽幽的光閃閃滅滅。司馬平驚奇地發現,石桌前的蒲團上好像有個人影。那人端坐著,雙手不停地結著手印。那些手印司馬平非常熟悉,正是那卷書上的手法。隻見他忽快忽慢、時靜時動,反反複複地結著手印,在電光中仿佛是電影一般。司馬平目瞪口呆地看著,用心地記著,不敢稍動,生怕驚動了那個人影。

還是在很小的時候,司馬平就知道有這種自然現象。據科學研究發現,那是因為周圍的環境富含鐵磁礦,在雷電時鐵礦中形成電流,這時鐵礦體就變成了原始的錄影機。現代錄影機的錄影帶也是用磁鐵粉製成的,原理一樣。在遇到和錄像時相同的環境時,影像就會重放。那麼奇異的事想不到在這也能碰到。

終於雲收雨歇了。

月光如水銀般的瀉下,水珠在草尖跳躍著,滿眼都是晶瑩的閃光。夜,異常美麗。

司馬平還沒有從剛才的震撼中清醒過來。那八十一個手印不停地在他腦海中翻滾,不自覺間,他也在桌前坐了下來,手上也結出一個個手印。隨著手印,司馬平發現原來充盈在全身36處大穴和奇經八脈中的氣息旋轉起來,最後全部向丹田彙聚,丹田處的氣息越聚越小,越來越凝固。其他穴位中的氣息不斷地向丹田聚集,又不停地從外麵吸入靈氣。時間飛快地流逝,司馬平不知道這時他呼吸已經斷絕,身上發著淡淡的光。要是外人看見,不懷疑是神仙才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