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靈狐(1 / 3)

正文 第一卷

第十一章 靈狐

不周之山,擎天之柱。日出東海,日宿丹窟。

這不周山就是天山,所謂丹窟是指主峰北側一處山穀,每年的夏至前後,向正西方眺望,太陽正好落下到這處山穀。山穀的上麵,冰雪千年不化,四周斷崖林立,冰隙遍布。穀中巨大的冰柱如大樹擎天――如果古人親眼看到這裏的一切,那任誰也不會相信此處是太陽休憩的地方。

冰峰正對著峽穀的地方,一塊巨石突兀而出,在半空中形成一個不大的平台。這一麵的山崖異常的平整,如一麵巨大的牆。整個的山壁上都雕刻著複雜的圖案。圖案共分三層,外麵是花鳥魚蟲、山川大海,中間是疏林怪獸,最中間是一圈吐火的鳥,圍著一個橢圓的洞口,兩扇巨大的石門此時正半開半掩著。司馬平到達山穀上方的時候,一股怪風正從穀底向上衝來,漫天的飛雪夾著冰塊,發著恐怖的尖嘯,在天地間肆無忌憚地遊蕩。四周了無人跡,也感應不到生命的脈動。好像是一處死地,而太陽宮就在下麵的山腹之中。司馬平憑直覺推測,太陽宮肯定出事了,在這裏感覺不到一點生命的靈氣。

軒轅劍化作一個淡藍色的氣泡,把司馬平裹在裏麵,衝破肆虐的風雪降到半空中的平台上。司馬平收起軒轅劍,看著美倫美煥的山壁和半開的洞門,心直往下沉――這裏真的出事了!

走過一處掛滿冰柱的甬道,一個巨大的空間突然出現在司馬平的眼前。通道的盡頭,是一個有近千米開闊的巨大的山洞,洞頂也有數百米高,彎彎的弧形,整個山洞有如半個倒扣的蛋殼。山洞的四壁黝黑,十多米高處以上,鑲嵌著無數閃光的螢石,細看竟然像是一個完整的星空。司馬平依稀辨認出北鬥星的位置,心裏驚訝不已。在璨爛的星空之下,一座雄偉的宮殿占據了大部份的空間――飛簷鬥拱,畫棟雕樑。七重進深,曲徑回廊,許多的廂房。所有的建築幾乎全是用石材壘起。中間那座大殿,高有數十米,進深近百米,長有數百米,殿前三十六根廊柱每根的直徑都在兩米左右,柱石分別是三十六隻怪獸,石柱上盤旋著雲龍,每根石柱都散發著淡淡的青霧。從外看整個大殿無比的宏偉壯觀。大殿的裏麵,空蕩蕩一無所有,連一根柱子也看不到,真不知是什麼支撐起那巨大的屋頂。隻是在大殿的正中間有一個不高的平台,用的是粗糙的毛石,和大殿外的精雕細刻形成強烈的對比。從下麵看殿頂,竟然也是彎彎的弧形,鑲滿夜明珠,同樣是一幅巨大的星圖。整個大殿裏麵彌漫著一股青朦朦的輝影。大殿的前麵是一片極大的廣場,廣場的中間有一隻巨大的寶鼎,此時翻倒在地上,露出下麵一丈見方的洞口,耀眼的紅光從洞**出,整個山洞都籠罩在紅色的光影裏。

這巨大的宮殿現在死氣沉沉,司馬平迅速地尋查了一遍,活人死人一個沒有。許多的建築物上有破損的痕跡,四處零落著各種兵器,顯而易見這裏曾經有過一場拚鬥。保存典籍和寶物的地方卻完好無損,收藏著無數的典籍和珍寶,現在他們都成了無主之物――妖孽肯定是脫困而去了,而太陽宮也沒有幸存者留下――怎麼會這樣!

從廣場上的洞口向下望去,一池沸騰的紅色液體在遙遠的深處――這竟然是一口巨大的豎井,內徑比上麵的開口要大得多,井壁上刻滿了符咒。井口以下數十米處,有一圈井壁向上發出閃亮的紅光。如果洞口封著,這光正好聚在洞頂。司馬平仔細地查看倒在一邊的巨鼎。鼎長差不多有近十米,寬近七米,高有四、五米――這是他見過的最大的青銅鼎了。寶鼎的外麵精雕細刻,圖案竟和洞口石壁上的雕刻一模一樣,四隻腳是八條透雕的飛龍,龍頭向下,張牙舞爪。火鳥的圖案在鼎的最上麵,圍著寶鼎繞一整圈。鼎耳是編織的花環。寶鼎的內部四壁,一層一層刻滿了符咒。整個寶鼎製作得精美無比,真讓人歎為觀止。遺憾的是,現在整個鼎身布滿了裂紋,有的裂紋幾乎要把鼎身貫通了。司馬平默運神通,把寶鼎扶正,現在反正是無事可做,幹脆研究研究這寶鼎的製作――這是他見過的最美的工藝品,對以後煉器極有幫助。

寶鼎內壁的符印應該就是驅動寶鼎的陣法。司馬平一個一個仔細地推敲,發現竟然包含有四十九個陣法在內,每一個陣法都有極大的威力。這四十九個陣法疊加起來,威力簡直是無窮大了。隻是能量的方向是向下的,如果把陣式封閉在鼎中,那寶鼎就是一件極利害的仙器了――什麼妖魔鬼怪困在裏麵,都隻有死路一條。可惜製鼎的材料太普通,影響了寶鼎的威力,這也可能是它有現在這樣遭遇的原因,從外麵攻擊它很容易得手,因為它外麵還沒有防禦陣法――如果用上等的材料,再把它稍作改動,說不定能成為一件了不起的仙器。

司馬平感慨萬分。離開廣場,搜索著整個宮殿,看看有沒有什麼值得關注的地方。越看司馬平越驚訝――幾乎所有的地麵都用仔細打磨過的青石鋪就,絕不是原始的山石。建築物全是用漢白玉壘成,一律的精雕細琢。除了主殿大氣滂勃之外,其餘的殿堂或精巧或粗獷,零星散落在四周,一共有數十座之多。中間回廊曲折,殿台相連。司馬平本來以為屋麵是琉璃瓦鋪的,拿起一塊碎瓦一看,竟然是淡黃的玉料。這整個的宮殿要是暴露再空氣中,全世界都會發狂的。

殿中的所有陳設都是石製的,有上等的玉石,有普通的青石,或工或拙,無不匠心獨具,精美絕倫。原主人的遺物到處可見,看樣子事發突然,好多人是倉促應戰,然後發生不幸的。粗略估計太陽宮原來應該有近兩百人,其中還有許多是女子,但不知為何沒有留下一具屍骸。

有兩處地方司馬平最感興趣。一處保存著宮中典籍,一處收藏著宮中的珍寶。兩座殿堂遠遠地分布在宮殿的兩個角落,每一個大殿還帶有地下室,大殿被結界封閉著,這可能是它們沒有受損的原因吧!司馬平很容易地就收取了防護殿堂的結界。太陽宮保存的典籍也不少,司馬平粗略地閱讀了一下,發現其修練的功法和白雲穀大同小異,唯一的不同處是太陽宮有許多男女雙修的功法――所以有的地方有男女混居的痕跡。太陽宮的弟子一般絕少外出,除了例行的巡視之外,一般絕少外出遊曆――規矩訂著的。司馬平不禁歎息,看樣子連幸存者也不可能有了。

收藏寶物的場所在另外一個角落,同樣地被結界護著。司馬平進內一看,馬上明白了這裏的弟子為何不出外遊曆的原因。前後三進宮殿再加上廂房,收滿了各種各樣的東西,仔細看看,所有煉器、煉丹的普通原材料這裏幾乎都有了,即便是司馬平在旋璣仙陣石室內得到的寶石,這裏也不少,或許仙陣處的東西就是從這兒帶去的也未可知。這裏應該是仙人的藏寶處!隻是所有現成的器物司馬平都看不上眼,煉器的人手法、功力都一般,做出的東西也論不上品,糟蹋了材料。

看著這琳琅滿目的珍寶,司馬平心中一動――反正暫時無事可做,幹脆把外麵的寶鼎重新煉過,既可熟悉一下煉器的手法,又可學到鼎中的陣法。想到這兒,司馬平激動起來。

把那些看不入眼的東西收起來,作廢物利用,再挑了好多必需的原料來到廣場。這片廣場又大又平整,實在是極佳的所在。司馬平首先來到洞口,關上洞門,再在洞門上加上一個封印,省得半途有人打擾。回到廣場,又仔仔細細地把寶鼎看了一遍,把所有細節都牢記在心,然後放出一團仙火,把那堆廢物煉製起來。司馬平不斷地加入原料,火越燒越大,不多久,所有的東西燒成一大團銀亮的液體。司馬平改用小火慢慢地煉製,然後把寶鼎起到空中,放出仙火慢慢地烘烤,直到巨鼎微微發紅之後,把先前燒製的液體一絲絲地滲入鼎中。好久才全部滲入,這時火焰加大,原來暗紅的寶鼎漸漸變成銀白色,鼎內的靈符也開始動了起來。司馬平也開始不停地打出符咒,他把裏麵原有的陣法細細地梳理了一遍,改變了順序,又在底部加上一個導引陣,封閉了原來的能量口。寶鼎的外麵利用現成的圖案加上靈咒,布上一個防禦大陣以阻擋外力的直擊。鼎耳的花環改變了形狀,枝葉向下延伸,把鼎口封得嚴嚴實實。仙火越燒越烈,寶鼎的顏色也越來越亮,蒸騰的青霧不斷飄散。司馬平小心控製著火候,寶鼎在火焰中不斷地收縮,雜質被不斷煉去,直到最後再不縮小時,原來巨大的寶鼎竟隻有書本大小了。司馬平先任憑小火繼續烘烤寶鼎,又用神通把廣場中央的地洞封住,在上麵加上禁咒。山洞裏隱約的紅光消失了,隻有在綠色火焰烘烤下的寶鼎放出瑩白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