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迷惑的心(1 / 3)

我的初始記憶有一段空白,這段的記憶是後來通過齊悅璞,身臨其境般湧入我腦中的。從出生到記憶出現的斷層,猶如看電影一般。不同的是,電影裏的主角是我自己,我能清楚的感受到在這記憶裏從小到大任何時間的心理變化。你無法想象,這些記憶有多真實,更不會去懷疑,這些是被人製造出來的假記憶!

既然開始了,那麼一切就從這假記憶最初端的感受講起吧……

記憶的開端,是我出身的地方,那裏是平原的一個角落,是迎接九零年代來臨的八零後。但我真實的年紀,已經是半身埋在土裏的人了。

對於夢裏的這個年歲來說,這是一個承上啟下的時代。這一代是最艱難的一代人。上麵,我們要麵臨長輩的思想、教育、風俗習慣等種種傳統;下麵,我們還要迎接年輕一代的大變遷。強盛的科技、社會的快速發展、思想的跳躍,對八零後來說,近乎災難。

孩童時期,農村人家的孩子沒有那些數不清的玩具,有的隻是自製的陀螺和彈弓,從能玩會玩一直玩到十多歲;沒有複雜的交通工具,有的隻是一輛老式舊自行車,為了學它沒少摔跟頭;沒有電視DV和電話,有的隻是那笨重的半導體和偶爾奔赴十裏的膠片電影。半導體我們小時候並不喜歡,那是大人們的東西,我們稱它是一個會說話的磚頭。電影是我們的最愛,騎著老式那種鳳凰牌二八大杠,奔赴十裏八裏,隻為看一會那大屏布影射的片子。

我十多歲後,迎來打工熱潮,在家鄉親們一年比一年少,以至於後來演變成,除了孩子和老人,幾乎走得差不多了!

不久,而我也成為他們中的一員……

出門後的我,對打城市懷著好奇、憧憬,夢想著有一天風風光光的回家,手裏拿著很多錢,讓父母不在那麼勞累,讓他們滿麵春光和自豪!

我來到了工地,一天一二十塊錢,正常幹活的話一個月能掙近四百塊,除去花銷,能落三百多點。

別小看這點錢,那時候錢很中用,豬肉最貴的時候才三塊三塊五一斤。現在,隨便你去問問,怎麼著也得十多塊,聽說最高已經達到了十七一斤!

記得那時候剛剛開始實行有手機,好像還需要插個大大的卡片才能用。後來最牛的手機就藍屏翻蓋的,但除了接打電話,好像沒什麼功能了。

說這些不是讓你感歎,而是從新認知下那個年代的金錢是多麼的稀罕!

我手大,花錢很厲害,不知不覺就會把錢花完,事後還不自知。幸好工地是年底結算,每月找老板最多借百來塊錢。也正因為這樣,我每月都能攢存不少錢。

工地就是一小社會,如果你單純的以為工友們都是樸素、友好,時間長了,你一定會被人整!有簡單的人和事,也有複雜的事與人;有心平氣和的談天說地,也有皮笑肉不笑的勾心鬥角。

開始我並不知道,也不懂得這些,那時我還是個單純的孩子,一個普通的未成年而已。對了,那時候國家還沒有出台十六、十八未成年的相關規定,那是後來的事了。

那時候一個懂行大師傅很稀罕,接觸廣的,不會把真材實料教給別人。要知道懂行的工資高不說,不幹活錢還好拿,不想我們得等到過年回家才能結算。最重要的是,懂行的人可以積累人脈,有一天可以自己單幹,不用給人打工。

我隻是一個普通人孩子,連初中都沒上完,哪會曉得這裏麵另有玄機。

有些大師傅會真誠的教你,有些卻悶頭幹自己的,所以很多時候我都處在不解中仔細的聽、觀察,然後思索它們的道理。

關於活怎麼幹,到挺好學的,可圖紙、儀器把我難住了。一是這些東西從不會讓我接觸,二是別人討論研究圖紙是,我完全是聽天書。

於是我就想到一個主意,就是利用無用的圖紙和早已完工的樓層,再結合他們研究這一層時的話語,終於被我找到了學圖紙途徑。

雖然很多時候還是不懂,但好歹不有了入門的途徑,很難,卻感覺很有意思。

於是我慢慢學會了木工用圖,然後跑去看水電師傅如何做水電分布,他們不用圖紙了我就看,他們用圖紙時我就瞅他們怎麼幹活。慢慢的,我會看水電了;再慢慢的,鋼筋我看了;再慢慢的,建施圖我知道是怎麼回事了;再然後就是結構圖、工程測量、二次施工。

開始時我並不知道圖紙還有結構圖,還是測量員放線才讓我注意到。問人家,人家有時會解釋,有時根本不搭理,也許不想,也許他們忙,不過不重要。

五個月後,從我夢想那很多錢回去,到我學會圖紙、儀器,我用了半年,終於成了大師傅。如果不是意外,我想我的一生都可能在與工地打交道……

十八歲那年冬月,父親病重,在我回去陪他一個月後離開了我……

那一刻開始,天塌了!父親沒了,而他帶走的不僅僅是家裏的天,他帶走的還有我的希望和靈魂!

迷迷糊糊過了兩年,不知道怎麼度過的,直到有天夜裏聽到母親在哭,小聲向父親的照片傾訴我的狀況。

過完年,我出門了。離開家的我再也裝不出振奮的狀態,一個人走在大街上,難過、迷惑、愧疚洶湧而來……

我沒有哭,就那麼在路燈下走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