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領導思想篇(4)(1 / 3)

埋頭才能出頭,這是起碼的人生訣竅。有些青年好高騖遠,喜歡張揚,不願幹默默無聞的事,總怕別人埋沒自己。其實這是大錯特錯的。就像一粒種籽,撒進土壤,要想長大,就必須默默經曆過在泥土中埋沒、掙紮、搏鬥的過程;要忍受住被泥土湮埋的苦悶,才能生根、發芽、破土,才能迎接陽光,茁壯成長……

優秀是一種習慣。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是日積月累養成的習慣。我們有的人形成了很好的習慣,有的人形成了很壞的習慣。所以,我們從現在起就要把優秀變成一種習慣,使我們的優秀行為習以為常,變成我們的第二天性。讓我們習慣性地去創造、思考,習慣性地去認真做事情,習慣性地對別人友好,習慣性地欣賞大自然。

生命是一種過程。事情的結果盡管重要,但是做事情的過程更加重要,因為結果好了我們會更加快樂,但過程使我們的生命充實。生命本身其實是沒有任何意義,隻是你自己賦予你的生命一種你希望實現的意義,因此享受生命的過程就是一種意義所在。

隻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

放棄是一種智慧,缺陷是一種恩惠。

一個人一輩子可能會聽到無數的告誡和勸諫。如果你是用心的人。有時一句話就足以讓你受益終生。

生活裏的每一個人都是你的老師,即使那些讓你很厭煩的人也不例外,因為從他們身上,你可以知道人性的弱點。

快樂的人不隻接受改變,而且會欣然地全身心投入。

付出的時候,不要期待任何回報,否則一顆心老是牽掛著結果,反而很難有所收獲。

許多人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麼——他們很不開心,因為他們沒有什麼人生目的。假如你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妨先找出最接近你理想的事,可以把那裏作為起點。

做你愛做的事,並不意味著生活過得輕鬆,但絕對可以活得更精彩。

當你說“我就是要做這件事,多困難我都不在乎”時,老天爺就會開始支持你。

你對生活狀況及別人的行為要求越少,你就越容易快快樂樂地過日子。

改變自己是可行的、聰明的,當你試圖改變別人時,你就會顯得愚蠢,而且會自尋煩惱。

生活不是百米衝刺,而更像越野長跑。如果一直疾跑,不僅贏不了比賽,而且無法堅持到終點。

真正聰明的人,耳是智慧之門,眼是智慧之窗,心是智慧之宮。

把鐵杵磨成一根針,需要的是精神;把鐵杵打造出許多針,憑借的是智慧。

聰明從小窗窺探,智慧從大門出入。

天真而不上當,真誠而不受騙,善良而不被欺,因為有智慧。

青年人憑勇氣幹事,中年人憑經驗辦事,老年人憑智慧處事。

頭腦是思想的家園,靈魂是精神的家園,心靈是智慧的家園。

人生是一大本書,能讀進去的是聰慧,能讀進去又讀出來的是智慧,能讀進去又讀出來並讀懂的是大智慧。

有時,智慧的表現不是因為高智商,而是緣於低姿態。

聰明隻是由近及遠,由此及彼,智慧則是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左右逢源,以不變應萬變是小智慧;化險為夷,變腐朽為神奇是大智慧。

智慧領著大家走,聰明跟著別人走,愚昧不知如何走。

領導人在躍居高位以前所形成的信念,是他們智慧的資本,在任職期間將要逐漸消耗掉。

政治家必須權衡一下成功的獎賞和失敗的懲罰,因為隻許他猜一次。

他不像一個觀察家,在他的判斷被證明是錯誤的時候,有權在另一篇論文中修正它。政治家的錯誤很可能是無可挽回的。

我們都有許多事情要做,假如事情可以用最簡練的語言來陳述清楚,這就是無異於延長了我們的生命。假如人們能學會用最少的語言給予別人最多的思想,那麼,人生會變得多麼美好。

有識尚需有膽方可成偉業,有識無膽者,其聰明是結不出果子的。

凡完美之人有如下特征:趣味高雅,才智精純,意誌明晰,判定老練。

不要在生命即將終止時才開始人生。

思想精微,行動謹慎。

隻有真正的完美才能受人矚目,隻有真正的成功才能長存不朽,就是金屬的情況也是如此:最珍貴者最費工夫提煉,因而其價值也最重。

收場好才算好。在處理事物的收場時一定要小心,與其開場時風光熱鬧,不如收場時成功幸福,走運的人往往開頭很紅火,收場卻很悲慘。真正重要的不是你到場時大家鼓掌歡迎——此是常見之事——而是你走後人們還對你念念不忘。若你走後還能使人們盼望你再來,那你才真算個了不起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