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世界,萬事萬物都有一個度,失度不行,過度不可。為官從政在很多地方也離不開“適度”二字,隻要把“適度”的哲理運好了,便可以把諸多事情處理得妥貼圓滿,獲得理想的效果;反之便會走向片麵性,極端化,輕則受挫折,麻煩多,多則與自己的願望適得其反。
再聰明的人也有辦不成的事,再有力量的人也有舉不起來的東西,再強大的人也總有不能克服的敵人。因此,領導幹部要做好領導工作需要廣交朋友,依靠眾人的力量,應當成為海納百川,廣交朋友的典範。
優秀的領導人才必須從基層開始成長,必須具有基層經驗。無論是什麼學曆,什麼學位的人,如果沒有基層工作與實踐的經驗是不可能成就大業的。
要善於把握時局的發展進程,主動跟隨事物變化做出相應的對策。一方麵,要注意培養“與時俱進”的意識,主動求變,從而把握大局;另一方麵,要學會通過變通解決問題,實現發展目標。
要辦好事,辦成事,要有正確的思想理論作指導,堅持科學的工作方法,堅持原則性和靈活性的統一。具體工作中,要在把握全局的條件下,善於“刪繁就簡”,抓住工作中的重點、難點,集中精力解決好主要矛盾;同時還要“領異標新”,勇於創新,突破陳規,不拘一格。
領導幹部不要無事空忙,不要言無節製,不要故作姿態,不要瞎作指揮,不要挑人缺點。
要用哲學觀點識別人才:要有全麵的觀點,要有曆史的觀點,要有發展的觀點。
一定要習慣少說話,這可是做大領導的功課。少說話不等於沒口才。
需說話時口若懸河,不需說時沉默寡言。
人人都想當領導,人人也都能當領導。“領導”也並非某些人的“專利”,而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擁有領導別人的潛能,隻不過是某些人善於發揮潛能,而另外一些人隱藏了潛能。
博弈就是下棋。博弈能力就是一種“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應對互動能力,是精彩的智慧展現。其核心是應變能力和對策能力。
“耳根”要硬,眼睛要明。
領導工作做的好與壞不能夠用領導者自己工作的好與壞來評價,隻有組織中每個人的作用發揮程度才能夠評價領導工作的好壞。
領導者應是一個足球隊的教練;一部電影的導演;一個樂隊的指揮。
而不是一個足球隊、一部電影的創作團隊、一個樂隊的全部。
領導者應告訴下屬要做什麼,不應告訴下屬應怎麼做。
做什麼應該是領導者的事情,確定工作目標,製定戰略,提出工作要求都屬於這個範疇;怎麼做是下屬的事情,尋找合理的方式方法,利用各方麵的優勢力量,安排工作程序,合理調用各種資源屬於這個範疇。
在戰略在要舉重若輕,在戰術上要舉輕若重。
沒有能力不會做事,沒有覺悟做不好事。
和上司保持適當的距離。
用好關鍵性人才,就能帶好一個班子、領好一支隊伍,繁榮一方經濟;用錯關鍵性人才,就會搞亂一個班子、帶壞一支隊伍,搞垮一方經濟。
幹部成長,一靠政策引導,二靠嚴格管理,嚴格監督。
人人都需要正麵思維,人人都能夠正麵思維。
專注瑣事會變得對大事無能。
如何選擇和放棄:一要考慮人生責任,二要考慮人生成本。
揚長避短,人生便會增值;揚短避長,人生便會貶值。
學會用軟繩子去捆硬柴火,才能在人生中春風得意,才能在競爭中遊刃有餘。
越是進步之時,越是風光之處,越是有必要提醒。
一個人不懂得創新,就不可能取得突破性的成就;一個企業不懂得創新,就有被市場浪潮吞並的危險;一個民族不會創新,就有可能被曆史的塵埃埋葬;一個國家不創新,就隻能被動挨打。
冒險是一種高級的藝術,因為它需要極為特殊而又罕見的能力和素質。一名領導幹部如果沒有一點冒險的精神,那隻能使自己的生命在安逸中失去活力。
俗話說得好:“麻袋繡花底子太差”。一個幹部坯子不好,基本素質差距較大,則不適宜擔任領導職務。
評價幹部的德重點要做到“四看”:一看是否忠於黨,忠於國家,忠於人民;二看是否確立正確的世界觀、權力觀、事業觀;三看是否真抓實幹,勇於負責,銳意進取;四看是否作風正派,清正廉潔,情趣健康。
當麵尊重,背後讚揚;平時想到,困難時幫助。
無事就是本事,擺平就是水平。
領導幹部一定要出於公心,處事公平,維護公正,提高公信;一定要勇於負責,勇於較真,勇於碰硬,勇於得罪人;一定要公道、厚道、周道。
在正常的情況,超常規的發揮是優秀;在非常規的情況下,正常發揮是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