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雲:窺見傭人偷吃,隻可咳嗽,不必大叫。同樣,領導在麵對下屬的微小過失時,應該有所容忍和掩蓋。
與下屬要保持適當的距離。與下屬建立過於親密的關係,並不利於你的工作,反而會帶來許多不易解決的難題。
目標必須是明確的,必須是具體的,必須是實在的。
“上有所好,下必甚之”。“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你獎勵什麼,懲罰什麼,無疑就是向世人昭示你的價值標準。
要深諳賞罰並行、恩威並施之道。
要分級管理而不要越級插手問事;多想、多看、少說、少幹;大事聰明、小事糊塗。
領導者既要獲得上級賞識,又要贏得下屬擁護,才會事事順利,成就大業。
利益可以打動人,感情和道義更可以打動人。
小人可與圖小利,可與圖一時,不可與之圖大事、圖長久。
領導者千萬別忽視主宰你命運的靈魂,你才能成為你的下屬和周圍人的靈魂。
對領導幹部來說,不僅要有“能”,即做好工作的本領和水平,而且要有“德”——主要是“海納百川”的胸襟、氣度和修養,要容得下下級在某一方麵才能超過自己。
做領導的有一種失敗,是最不受人同情的,那就是把大家當阿鬥,隨意哄騙。
領導決策貴在眾謀、獨斷、詳慮、力行。
“贏得人心”的完整計劃:①記住別人的名字;②態度要大方;③培養輕鬆活潑的個性,做事不要太緊張,以免喘不過氣;④不可自高自大;⑤幽默風趣的言行使你的朋友如沐春風;⑥找出自己的缺點,並加以糾正;⑦消除你的錯誤觀念,不隨便發牢騷;⑧學習喜歡人,直到自然而然為止;⑨恭賀有成就的人,安慰憂傷的人;⑩隨時讓你感覺到你的朝氣,這樣他們就會對你另眼相看,敬愛有加。
管理者的任務不是去改變人。管理者的任務,在於運用每個人的才幹。也就是也讓各人的才智、健康以及靈感得到充分發揮,從而使組織的整體效益得到成倍的增長。
如何才會使管理有成效?①記錄好時間的使用情況;②應把眼光集中在貢獻上;③充分發揮人的長處;④要事優先,掌握自己的時間;⑤有效的決策,合理的行動。
“千裏之堤,毀於蟻穴”。不要小視細節,差距從細節開始,1%的錯誤可能導致100%的失敗。
在管理活動中,既要抓“大”,又不能放“小”,要把“大”與“小”辯證地統一到自己的執行過程中去。
用人,不怕人有缺點,就怕人沒特點。
理想的領導風度是:指揮若定,舉重如輕。
臨之以莊,則敬;臨之以嬉,則慢。領導者處理與下屬的關係,要把握好莊與嬉的尺度與分寸。
眼光要看到整個樹林,又要看到每一棵樹。
領導,是一種工作;領導者,是一種職業。領導者應當做到上不愧國家,下不愧百姓,前不愧先人,後不愧來者。
“燒好三把火”的四個火種:①要進行廣泛的調查研究;②要選準“燒火”的焦點;③“燒火”不能忘了民主集中製;④正確認識燒“三把火”的作用。
決策應遵循的五原則:信息原則、“三個麵向”原則、民主集中製原則、效益原則、可操作原則。
決策應遵循的六環節:①找差距,發現問題;②針對問題,確定目標;③針對目標,擬製方案;④分析評估,多中選優;⑤試點驗證,反饋修正;⑥未雨綢繆,完善對策。
君子不重則不威。
領導與管理的最大區別體現為:領導是一種變革的力量,而管理則是一種程序化的控製。領導具有全局性、超前性、超脫性,管理具有局部性、當前性、操作性。
領導活動的“三法則”:①黑鐵法則——“領導者讓被領導者幹什麼,被領導者就必須去幹什麼”。②黃金法則——“領導者希望被領導者怎樣對待自己,自己怎樣去對待被領導者”。③白金法則——“被領導者想讓領導者幹什麼,領導者就應該去幹什麼”,“被領導者想讓領導者怎樣去幹,領導者就應該怎樣去幹”。
正確領導要技術加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