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嫁給門當戶對的人家,元氏可以應對自如,但是她的娘家與皇家的門第太過懸殊,在這充斥著出身高門大戶貴女的親貴群裏,她能否應付得從容,就很難說了。我自己的出身比她還低,麵對這些皇子皇孫和貴女們所懷著的深刻自卑感,我自己太了解了。
壽昌郡主似乎看穿了我的心事,抿嘴一笑道:“放心,我大哥隻是無心爭權奪利,但是維護自己女人的心還是有的。你想想,他也曾維護過你是不是?再不濟,元氏也可以把她家那輝煌的老祖宗搬出來鎮場。
元家的老祖宗便是北魏皇室拓跋氏。自北魏到武周,江山都在有鮮卑血統的皇帝手中轉來轉去,貴族之間對於這樣的血統是認可的。
這話聽得我一笑。看來我拒嫁皇家是對的,我姓何,往上數多少代都沒有做皇帝的祖宗。
當天元氏以握手安慰自己母親的舉動贏得了東宮女眷的一致好感與認可。豆盧氏更是覺得自己為大郎挑的這個媳婦算是押對了寶。東宮被人刻意打壓,男人都抬不起頭,若是女人再弱,會被人欺負至死。
豆盧氏帶著兩位誥命夫人,兩位誥命夫人帶著兩位皇孫的未婚妻在壽昌郡主和荊山郡主的陪同下,在長生院的大殿對著女皇陛下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禮,並呈上獻給女皇陛下的禮物。女皇陛下開口道:“都是自家人,不必多禮,起來罷。”
豆盧氏又給她們引薦太平公主。幾個人又要對著公主行大禮,公主連忙親自起身攙扶,嗔著對豆盧氏道:“你也不幫我!如母皇所說,都是自家人,莫要多禮。”
女皇陛下賜了座,問豆盧氏道:“早幾年就說給兩個孩子看人家,挑挑撿撿的總是不如意,怎麼一下子倒都定下來——而且這兩個孩子都還不認識。”
豆盧氏趕緊起身回話:“誰說不是呢!皇嗣殿下驚馬一事雖然不是好事,可是促成兩個孩子的婚事倒真真地應了那句話——因禍得福!那日妾婦生日,特地請了王夫人帶著女兒來吃碗壽麵,誰想著三郎與雙兒一見鍾情。因妾婦看見雙兒手裏的帕子繡得精巧可愛,隨口問了問,竟然是元氏女的手工,妾婦便生了相見之心,誰知道大郎又與她一見鍾情。這真是有緣千裏來相會,無緣對麵不相識!”
豆盧氏居然把一個完全的父母之命的婚姻,說成是兩對男女的真心相愛,兩情相悅!我暗中看向惜福郡主,惜福郡主臉上果然現出嘲諷的神情。
女皇陛下對著元氏和雙兒招手道:“過來給朕看看。”
元氏與雙兒對看一眼,起身雙雙走到女皇陛下禦前,屈膝行了個常禮。女皇陛下先招元氏:“再走近些。”
元氏走近些。女皇陛下對左右做了個示意,一個侍女向前扶起元氏的手遞到陛下身前。女皇陛下拿著那隻手撫摸著,仔細打量著。元氏的手白皙纖長,元氏本人,雖然不是傾城絕色,但是臉部線條柔和親切,一團和氣。
女皇陛下點頭道:“聽說你識音律,會彈琴,也繡得一手好女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