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車,我國最先流行的一款貨車,也是我國自行開發研究出來。雖然此車已經問世有幾十年的時間,可在當時,特別是雲貴川地區,依舊很罕見的。
想起小時候,竟然莫名喜歡聞解放車尾氣,一群小孩兒,看見車就興奮的跟著車追跑。現在想想,還真是覺得可笑。
坐在這解放牌的貨車車鬥裏麵,顛簸著前行,別說軟座硬座。我們七八人,全部坐在鐵皮上麵。車一顛簸,人也跟著上下起伏,這滋味,誰坐誰知道,屁股也知道。
除了五叔坐在副駕駛,其餘人都沒有資格享受如此待遇。和尚早就怨氣衝天,一路上喋喋不休。
我細心的打量著五叔帶來的幾人,一女三男。
年長者他們都稱呼‘李叔’,年過五十,黑發夾雜著花白,國字臉,小眼。一身黑色西裝,在這簡陋的車廂內,顯得格格不入。
李叔總是笑眯眯的,一副和藹可氣的模樣。右手捏著一串佛珠,手指有節奏的一顆顆數著珠子。
旁邊坐著一位二十多歲的女子,一身黑色勁裝裹著她那凹凸有致的身材。讓我忍不住觀看她,並非她是女子,而是此女子竟然染著一頭黃發,頭發拉的筆直,紮成馬尾辮。在這個年代,如此前衛大膽的潮流,我反正是第一次看見。
女子臉色冷漠,眼睛始終望著車外麵的崇山峻嶺。我見她到現在,從未開口說過一句話。
和尚倒是一直盯著女子,眼神頗有耐人尋味的‘欣賞’,偶爾發出嘿嘿的****笑聲。
另外兩位男子,四十來歲的男子帶著厚厚的眼鏡,一看就像死讀書的呆子。此人一直閉目,在車上養精蓄銳。另一人很年輕,身強力壯,二十多歲。高個,肌肉男,不用介紹,我大概也猜到,應該是保鏢一類了。
“還別說,這女人身材相貌都是上品,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臉上不帶笑。”和尚觀望女子很久後,低聲在我身邊說道。
“你眼中就隻有女人。”我冷哼一聲道:“大家初次見麵,你能不能克製點,別老是一副色眯眯的眼光盯著別人。”
“這叫欣賞,道爺我從不帶有色眼鏡看人的。”
我懶得與和尚胡扯,幹脆閉目養神。和他說下去,不知道何時是頭。現在想來,那禿頂的吳起,跟和尚真是絕配。
說起禿頂,我們回到寨子四五天,再沒有他的消息。按理說,他對納默王的事情,如此了解上心,總感覺,這次行動,他應該也會參與進來。
而且,禿頂能和我們如此詳細的講解納默王的事情,怕是知道我們和爺爺的關係有關。否則,以禿頂那精明的性格,會無緣無故跟我們談這些事情嗎?
“聽陳先生說,二位皆是道教得道高人的弟子,此次行動,怕是需要二位多多關照。”在我沉思間,李叔笑嗬嗬的對我們說道。
“李叔客氣了,聽師兄講,李叔才是真正的內行人。隻是不知李叔是做下地的買賣還是苦力活?”和尚插科打諢,毫無客氣的嬉笑問道。
我聽不懂他們的啞語,因而靜靜的望著他們二人交談。
“哎!曾經祖上也做過倒鬥一事,可如今的社會,別說能成功挖出寶貝,可出手談何容易。承蒙祖上留下點手藝,現在一直做著轎夫的活。”李叔微微一笑,言語間帶著虛偽客套,一看就是久經沙場的生意人。
我雖然不懂何為轎夫,當從字麵上認識,就是抬轎子的人。後來和尚跟我說起,轎夫不過是這個行業人委婉的說法。
轎夫一般抬活人,而李叔口中的轎夫抬的卻是屍體。從古至今,他們都自命為背屍人,專門從事開棺盜屍的買賣。
背屍的淵源較長,從古就有,年代難以追溯。隻是這行業少有人涉及,畢竟,對於古屍,需要的人少。
如今的社會,下地倒鬥的事已經漸漸減少。倒鬥不僅難度大,大墓也越來越少。就算有,想要探索出陵墓的精確位置,難度也越來越大。
而且,一般大墓裏麵要麼機關重重,名堂古怪甚多,容易損兵折將,得不償失。就算成功從墓穴裏摸出寶貝,當今社會法製健全,市場監管強,也很難脫手。
而背屍則不同。
古屍的形成有人為防腐和天然的影響,不僅大型古墓容易出,就是一般普通的小墓,運氣好的話,也有那麼幾具古屍完整的保存下來。
相比與盜墓,在李叔認為,如今社會當個轎夫劃算得多。
“一般倒鬥摸出來的都是古董,很值錢,李叔你弄些古屍,誰會無故買具屍體回家放著?”古董還有收藏的價值,古屍呢?我不以為然。
亂世黃金,盛世古董。
解放至今四十多年,人們生活水平越來越好。誰都能夠想到,古董這東西,隨著市場的需要,以後會成為熱門搶購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