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生命的音響和光華的延續(1)(1 / 3)

引言

李大釗作為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是中國共產黨的傑出代表人物。

他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宣傳及其革命實踐為中國共產黨的創立和發展作出了不朽的貢獻。他艱苦奮鬥的生活作風、嚴謹求實的工作作風以及對黨對共產主義信仰的無限忠誠深深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他的偉大人格,“永遠是一切信仰馬克思主義,立誌為中華民族的興旺發達而獻身的共產黨員和人民群眾學習的楷模”。

從李大釗在中國共產黨創立及早期革命實踐活動中,可以看出,李大釗在探索中國問題時,是將中國問題置於時代背景之下和世界範圍之內加以認識的;他善於按客觀事物發展規律辦事,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不斷學習,不斷探索,與時俱進。在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周年之際,如何建設學習型政黨,加強黨組織建設,不斷提高執政黨能力建設,是值得深入思考和實踐探索的一個嶄新而重大的課題。回顧李大釗的建黨實踐及思想,學習李大釗的人格風範,弘揚李大釗精神,對於建設學習型政黨,建設和諧社會,加強黨的各級領導幹部素質修養和理論素養,推進黨內民主建設、作風建設、組織建設、製度建設,全麵提高執政水平,提升黨的領導藝術、才華和組織能力及方法,具有重要的現實啟示意義。在李大釗的社會人際關係中,無論是家人、同事、學生、親友都深深敬佩其崇高的人格風範。甚至那些敵對派乃至殺害他的敵人可以攻擊李大釗的政治立場,但是絕沒有人敢公開站出來貶低他個人的道德修養。

1.對待青年

李大釗主張青年人應樹立“樂天努力”的人生觀,珍惜今天,振奮青春精神,做新生活的創造者。那麼,現代青年活動的方向應該是什麼樣的呢?五四運動前夕,李大釗在《晨報·自由論壇》上發表《現代青年的活動方向》一文中熱情建議:第一,現代青年要能耐得住寂寞,因為隻有“甘心情願樂得過這寂寞日子,才能有這寂寞的日子中尋出真趣味,獲得真光明的一日”。第二,現代青年應該在痛苦的方麵活動,“人生求樂的方法,最好莫過於尊重勞動。一切樂境,都可由勞動得來,一切苦境,都可由勞動解脫”。但是,勞動者的勞動成果卻被不勞動者掠奪一空。為此,李大釗號召青年“打起精神來,尋著那苦痛悲慘的聲音走”。高君宇對此做出了積極的響應,和鄧中夏籌備組織了北京大學平民教育講演團第一次鄉村講演活動,這是北京大學革命青年走向工農大眾的首次嚐試。第三,現代青年應在黑暗的方麵活動。人生的努力,總是向著光明的方向走,這是人類向上的自然動機,但是世間的黑暗,依舊普遍存在,許多的同胞沉溺在黑暗之中,為此他希望青年不僅能做到“獨善其身”、“潔身自好”,更要挺身而出,勇於承擔曆史重任,“盡管拿你的光明去照撤大千的黑暗”。

李大釗鼓勵青年人到農村中去,與勞工階級打成一片。他在1919年2月20—23日《晨報》上發表的《青年與農村》一文中指出,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的黑暗達到了極點,農民不得不忍受著官吏鄉紳的奴役,農村的教育機關不完備,農民缺乏對知識的學習。從種種情況分析,近代中國的農村最需要有知識的青年,“把黑暗的農村變成光明的農村,把那專製的農村變成立憲的農村……培養民主主義的沃土”。

李大釗從近代中國受盡帝國主義經濟侵略和資本壓迫,造成農村經濟衰敗,農民生活日益悲慘,且缺乏政治民主,寄希望於中國的知識青年能夠從中國農村的實際出發,去影響農村,改變農村,發展農村的社會組織,讓農民組織起來,“開發農村,改善農民生活”。

此外,李大釗通過多種形式、多種途徑在青年人中宣傳革命思想。1918年,李大釗與周同煌、李辛白等發起組織大學公餘德文夜校,他還發動北京大學同學組織成立工人補習夜學。1921年1月1日,他與鄧中夏等人在北京長辛店創辦的長辛店機床廠工人勞動補習學校正式開學。這也是北京共產黨早期組織創辦的第一所工人學校。1922年,由北京大學和法專等學校一部分學生發起成立學生讀書會,到會五十多人,討論讀書方法。該讀書會分為政治、法律、社會、教育、經濟五組,每組有導師一人或數人指導,李大釗被聘為導師,並在會上表示了對讀書會的熱烈支持,也樂於加入其中。1923年,李大釗和中共北京區委趙世炎、鄧中夏等給在北京蒙藏學校學習的蒙古青年講解馬列主義等。不久,在這批青年中發展了一批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員,後於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並組成了蒙古族中的第一個中共黨支部,由此為蒙古地區民主革命運動的發展提供了組織保障。1924年,李大釗成立了中共北方黨委第一所學校。在這些學習場所,李大釗進一步宣傳了馬列主義思想,培養了大批革命青年。毛澤東曾經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一定勝利,中共領導機關轉到河北平山西柏坡時感慨地說:“在北京遇到了一個大好人,就是李大釗同誌。在他的幫助下我才成了一個馬列主義者。他是我真正的老師,沒有他的指點和教導,我今天還不知道在哪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