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主想了想,又繼續問道,“她身邊沒有其他人?沒有和誰聯係?”
“沒有。”
這回答的聲音十分雄厚,但是音量卻不大,像一個低低沉沉的悶雷。
“她真不會武?”
“不會。”這一次的回答卻稍有延遲。
郡主十分敏感地注意到了這一點,“怎麼?”
“沒有。”
郡主微蹙眉,但是這個人的話她是信的,於是沒有過多地問,轉身離開。
在另一邊的屋頂上,卻浮著兩個灰色的影子,跟屋瓦渾然一體,苔蘚般讓人無法注意。
他們湊在一起,互相傳音打發沉悶。
“是虎伺。”
“恩。他的功力當然不會發現我們。”
“不過看他剛剛的意思好像有所察覺。”
“那是你在卓姑練功的時候施的障眼法太拙劣。”
“哼,發現又如何,這種功力,那是那些蠻子可以看懂的。”
“不過主子說的對,這雕女確實心機重。”
“嘿,那也得看跟誰比,跟主子比起來,這些盯梢的小動作算啥。”
冷落幾天,看人的性格,順便看看周圍有沒有詭異的人出現,又從生活習慣做些猜想……
這些在他們眼裏都是小把戲。
不過也很佩服卓,主子派他們過來幫卓取得郡主的信任。主要是在細節上處理,而且叮囑卓沉住氣,不要露了馬腳。結果卓根本不用他們操那個心。隻不過他們有一點不明白,每次白天有太陽的時候,卓都會拿出個什麼東西擺在陽光下,有時還對那個東西念念有詞。
要是往常,他們一定會拿來好好研究一番,暮雪林也是讚成的。但這次暮雪林卻囑咐說不準動那個女人的東西。
也不用做調查。
“唔,不過狐狸也終於有了特例啊。”
“哎,二羽,我總覺得,主子是在怕什麼……”
二羽剛想回些什麼,又道,“恩那女人走了,繞開虎伺,你進去吧。”
那人應下,灰色的影突然被風刮走,沒有留下任何印記,仿佛一切都是幻覺,那隻不過是片雲彩的偶然逗留。
卓進了慧宣殿,一排排書架看過去真有些眼花。
的確多為兵法,估計和《孫子兵法》、《三十六計》之類的並沒有太大差別。主要這裏還有很多名家的解說,每一條下麵都有詳細的解釋。而且每本書的解讀還不一樣。還有許多案例分析,各種戰爭或小型或大型,或叢林或荒原都有記載。
卓翻看了幾本,確定這不是夏國記載的,很有可能是拿來中原的兵書進行的翻譯。
看這本,先是講了一近海的小規模戰爭,講了兩方傷亡和采取的戰略措施,戰爭結束後也沒有渲染獲勝那方的勇猛,而是說兩方都不如哪支軍隊,缺點都很多。如果是誰誰來率兵的話,不會有這麼大損失之類的。
但總體上來講都是學習的態度,這已經很值得敬佩。
讓卓好奇地是,想不到夏國這些人侵略齊國,還有空閑來管書?不知是誰領導來做這件事的,有這麼大胸懷向敵人學習的人並不多。而且卓覺得這和夏國的漢化政策也息息相關。看來這領導者不單單學習漢人的衣食住行,連漢人的文化也在悉心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