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前,靖國國主年老昏庸,親小人遠賢臣,國內外矛盾重重,乘此機會,女真族攜百萬之軍而來,一路上勢如破竹,幾乎要攻破了靖國國都,靖國老國主被迫自殺身亡,新國主棄都而逃,靖國幾乎國滅。
而當時穆旭陽的父親穆楚賢乃是修仙門派望仙宮的入門弟子,望仙宮位居靖國林仙山之巔,乃是中原數一數二的修仙門派,滅世之前便已經存在。
本來世間俗事望仙宮本不多管,隻是靖國和望仙宮有莫大的淵源,靖國遭此滅國大亂,望仙宮卻不能不管。
隻是若明管了這世俗之事,便犯了修仙大忌,對此,望仙宮便取一弟子,將其革除宮門,派去協助靖國抵擋女真族的入侵。
隻是這樣,這名弟子便不再是望仙宮的弟子,也不能亂用望仙宮的仙術,修仙之路就此斷絕。
望仙宮的弟子,一部分是望仙宮裏仙人的子嗣,而另一部分便是有修仙天賦的俗世弟子。
而不管是望仙宮仙人的子嗣還是俗世弟子,幾乎不願因這世俗之事而斷了修仙之路,
穆楚賢本是離國偏遠之地普通獵人之子,隻因修仙天賦過人便被望仙宮的仙人收為入室弟子,聽到這件事之後,便毫不猶豫,自告奮勇的取下了這件事。
穆楚賢當時年不過二十,帶領著千餘族人,竟然敢向女真族百萬之軍開戰,數年之間,穆楚賢的軍隊逐漸增加,大小之戰數百戰,戰無不勝,竟然將女真族百萬之軍打的打敗,靖國也因此複國。
穆楚賢百戰成名,靖國複國之後,靖國新國主感於穆楚賢之功,命他為國之大將軍,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命他戍守邊疆,還將穆楚賢戍守之城命為穆城,可謂是榮寵之至。
十幾年來,穆楚賢戍守邊疆,又和女真族多次對戰,無往而不利,威名更勝,民間甚至有傳言,國民可不知國君,但不可知大將軍也。
隻是勝名之下卻是危機四伏,功高蓋主卻是臣之大忌,剛開始之時,靖國國君有感於穆楚賢救國之功,加之更需要穆楚賢之力,對穆楚賢寵幸有加,然而數年之後,穆楚賢威望日盛,加之天下太平,寵臣進讒,君臣之間矛盾重重,
雖然表麵上靖國國主對穆楚賢寵愛有加,但是實際上國君對穆楚賢的忌憚越來越重。
穆楚賢雖然心裏知道國君對自己的忌憚很重,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一直將家室安排在京城之中。
而穆楚賢一直戍守邊城,雖然穆城和靖國京城的距離也不遠,但是穆楚賢一年回京的次數也是屈指可數的,
因此一年內穆旭陽和穆楚賢的見麵次數也是屈指可數的。
從穆旭陽的記憶裏可知,從穆旭陽記事以來,穆旭陽就沒有見過幾次自己的父親,而每次見到自己的父親,總是冷冷幾句,好是自己是一個陌生之人,不是他的親生兒子一般。
不過這並不是代表穆楚賢不關心穆旭陽。雖然自己是靖國國之大將軍,位高權重,但是深受國君忌憚,於是便不教穆旭陽行軍之理,為官之道。不想自己的兒子子承父業,為官報國。
而為自己的兒子選擇一條更加光明的道路,修仙問道。
若是自己這目前唯一的兒子修仙問道之後,這世俗之事便不再過問,這樣一來,國主對自己的忌憚之心便不會那麼嚴重,
二來當初穆楚賢為了忠君報國,自願脫離師門,絕了自己修仙之路,辜負了自己師傅的一番栽培和寄托。
如今讓自己的兒子踏上修仙之道,也算圓了自己修仙的心願,若是自己兒子修仙天賦異稟,能被自己的師門望仙宮看中,那也算報答了師門一番栽培之情。
這個世界裏充滿了源這種珍奇的能量,故而又稱之為源界,萬物皆有靈,修源問道,羽化而成仙,這便是這個世界上所以人夢寐以求的事情。
古往今來,無數人修源望成仙,也因此誕生了無數的修仙者,也誕生了無數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