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並不是覺得那個男人一定就有嫌疑,隻是想要指引梅如玉往那個方向去思考,這樣,自己隻是幫忙分析而已,也算是沒有插手這件事。
時間在一天一天的過去,眼看著幾天的期限就要交了,再交不出藏匿的罪犯的話,這迎仙酒樓就要關門了,梅如玉等人陷入了深深的無助之中,一籌莫展。
而這時候,虞帆以及****也決定離開昭城回臨州去了,一起離開的還有林阿彩,****和虞帆這次來昭城找玉石專家的事情以失敗告終,兩人心裏多少都有些不舒服。
至於林阿彩,她對梅如玉除了失望還是失望,她開始在反思自己,為什麼梅如玉對自己的態度忽冷忽熱,難道是自己哪裏不夠好嗎?
三人各懷心思的離開了昭城,當然,他們的離開對梅如玉他們來說沒有任何影響,梅如玉他們已經急得不行了。
實際上著急的人隻有梅如玉和老李兩個人,其他的人倒是沒覺得有什麼大不了的。
而老李則是親自去府衙走了一趟,帶著重金,雖然之前已經被拒絕了一次了,但是他覺得還是有希望的,所以帶上了更多的財物。
老李相信,有錢能使鬼推磨,上次他們不收一定是自己準備的錢不夠,當然,這件事他並沒有和梅如玉商議,而他拿出去的錢也是自己多年的各人積蓄而已。
老李對梅家,對這客棧,也算是盡心盡力了。
這一次,和老李預想的一樣,昭城的縣太爺收下了老李準備的金銀財寶,還說之前去他酒樓裏查案那是手下的人不懂事,現在誤會已經解除了,回去好好打理酒樓吧。
老李皮笑肉不笑的奉承著縣太爺,心裏想著什麼誤會不誤會,不就是想要銀子麼?說得自己多清正廉潔、秉公辦案似的。
當然,老李這種事情也見得多了,也自然習慣了。
既然縣太爺收下了錢財,老李這下就放心了,畢竟整個昭城還是這個縣太爺說了算,他說了是誤會,他下麵當差的人還敢再來迎仙酒樓喊交出罪犯麼。
在外人眼中,這家酒樓就是老李的,老李是掌櫃,他們並不知道幕後的老板是梅家。
回到迎仙酒樓的老李總算是放心了不少,安慰梅如玉不要擔心了,事情已經解決了,他說自己去了趟府衙,和他們說清楚了,縣太爺親口說了這隻是一場誤會,想必沒什麼差錯了。
老李對送去那堆金銀珠寶的事情隻字未提,但是梅如玉也不是傻子,他自然知道肯定是老李給縣太爺送錢去了。
但是,酒樓的賬簿並沒有動過,也就不是從酒樓中支出的那筆錢,能讓縣太爺改口的錢一定不是少數,而老李哪來的那麼多錢?
梅如玉也沒有挑明,而是對老李更加的信任了,他在想果然老李是爹多年的老手下,這麼死心塌地的為梅家做事,梅如玉不由得對老李多了幾分敬重。
自從縣太爺收了賄/賂之後,老李和梅如玉便沒有再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照常的經營著迎仙酒樓,很快就過了好幾天了,之前官府當差的說的期限也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