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政務公文寫作(4)(1 / 3)

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麵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把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製作為根本任務,以新的思路和新的舉措進一步做好各項工作。要以憲法為依據,以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立足於我國國情。同改革發展穩定重大決策緊密結合,加強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質量。要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改進監督工作,完善監督製度,不斷增強監督的實效。要進一步加強常務委員會的組織建設和製度建設,增強代表人民行使國家權利的政治責任感,堅持深入實際、深入群眾,傾聽和反映人民群眾的意見和要求,自覺接受人民的監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誌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為全麵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麵,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範例三】

關於200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及200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的決議(2003年3月1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經過審查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財政經濟委員會的審查報告,決定批準國務院提出的2003年中央預算,同意財政部部長項懷誠受國務院委托所作的《關於200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及200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

會議同意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財政經濟委員會在報告中為完成2003年中央和地方提出的各項建議。會議要求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嚴格按人民代表大會批準的預算執行,全麵完成2003年的預算任務。

會議強調,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在預算執行中,要厲行節約,除重點支出外其他一般性支出原則上實行零增長。嚴格控製樓館所建設;加強稅收征管,完善稅收製度,加快稅收立法進程;保證重點支出需要,逐步形成國家財政支農資金穩步增長的機製,繼續安排使用好支持西部大開發、扶持幫助貧困地區人民群眾生產生活以及社會保障、科技、教育和維護社會安全方麵的支出,努力提高國債資金的使用效益;規範和完善出口退稅製度;進一步完善財政轉移支付製度,加強對中央補助地方支出的審計;繼續推進預算製度改革,加強對財政收支的監督,整頓和規範財經秩序。

(第三章 命 令

(第一節 概念詮釋

一、概念

命令(令)是國家權力機關或權力機關的負責人頒布的具有強製性、權威性和指令性的文件。《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指出:“發布重要行政法規和規章,采取重大強製性行政措施,任免、獎懲有關人員,撤銷下級機關不適當的決定等,用‘命令(令)’。”

令,是指內容比較集中單一的命令,是命令的簡稱。

命令(令)是國家的行政公文之一。

二、作用

命令(令)常用於國家最高權力機關或政府元首,根據國家最高權力機關的決定,頒布憲法、法律、法令等法規性文件,宣布為執行上述文件而采取的強製性措施,部署任務和下達指示。也可以用於其他行政機關宣布下屬的任免與獎懲。

三、特性

1.強製性命令(令)強製性主要表現在執行命令的不可動搖性。它以國家法律和有關規定為依據,對重要的行政工作進行決策性指揮。強製性地統一人們的行為,沒有任何商洽的餘地,不論在什麼情況下,收文單位不得在行動上有一絲一毫的怠慢。否則,將會受到國家法律的製裁。

2.權威性

命令(令)權威性主要表現在發布命令的機關級別高、權力大。根據《憲法》

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國務院總理、各部部長、、各委員會主任和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可以發布命令。其他機關和人員不得也無資格使用命令。可見,它是國家權力的集中體現,具有法定的權威性。

3.嚴肅性

命令(令)的嚴肅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麵:一是不輕易使用命令,使用時要特別慎重;二是表現形式要有威嚴感,語言要高度準確,語氣要強硬,要堅決、果斷。

(第二節 格式掃描

命令通常由標題、正文、簽署三個部分構成。

一、標題

通常也有三個部分構成。即發文機關、事由和文體種類。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關於發行新版人民幣的命令》。由於內容和分類的不同,寫法上也常常各具特色,有時也采用省略式的標題,僅由發文機關加文種或由發文事由加文種兩個要素構成,如《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向全國進軍的命令》等。

二、正文

命令的正文大體上可分為命令事由、命令措施和執行要求三個層次。概括起來就是說明為什麼要發布命令,以及要求命令所屬下級機關遵照執行的事項,生效執行的時限等。撰寫時,文字簡明扼要,篇幅簡短,行文結構嚴謹,文句精練標準,語氣堅定,絕不使用商量或模棱兩可的詞句。由於命令的種類和特征不同,所以寫法上也不盡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