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7章 政務公文寫作(8)(1 / 3)

六、各地區、各部門要認真貫徹本通報的精神,結合本地區、本部門的實際情況,迅速組織落實。特別要做好新年、春節前煙花爆竹行業的安全生產工作。

1992年12月24日(加蓋公章)

【範例三】

共青團××市委關於表彰蕭××等同誌英勇救列車的通報

共青團員蕭××同誌是××火車站客運班的服務員。今年1月30日中午一點多鍾,她和班裏的同誌正在站台迎接快要進站的243次旅客列車。突然在相距進站火車台30多米處,有輛滿載臥具的三輪車,由於一個車輪在接車股道驟然懸空,連人帶車翻到道心,眼看一場人死車覆的事故就要發生。就在這緊急時刻,共青團員蕭××毫不猶豫地衝下站台,撲到道心,拚力往道外扒大堆臥具。共青團員李××、王××,待業青年楊××也迅速趕來救援,將三輪車拚命推到了道外。也就在這一刹那,列車呼嘯而過,重大傷亡事故避免了。

蕭××等四位同誌不顧個人安危,英勇搶救列車,保護了國家財產和人民的生命安全,發揚了共產主義精神.充分體現了20世紀80年代新青年的精神麵貌,為廣大共青團員、青年樹立了好榜樣。

為表彰蕭××等同誌的英勇事跡,授予蕭××模範共青團員的光榮稱號,給予共青團員李××、王××,待業青年楊××通報表揚,並發給他們物質獎勵。希望全市共青團員、廣大青年學習他們這種不顧個人安危,奮力搶救國家財產英勇獻身的精神,爭做一代共產主義新人。

共青團××省××市委一九八三年十月十日

(第七章 報 告

(第一節 概念詮釋

一、概念

報告,是指下級機關向上級機關彙報工作、反映情況、提出建議而使用的文書。是一種陳述性的上行文。它隻能用於下級機關向有隸屬關係的上級機關。報告是上級機關製定方針、政策,指導工作的重要依據之一,也是下級機關及時取得上級對工作的支持、指導的重要途徑。是國家的行政公文之一。

二、作用

《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規定:“向上級機關彙報工作、反映情況提出建議,用‘報告’。”報告的基本作用就在於彙報工作、反映問題、提出建議、抄報文件或抄送物件,以及答複查詢等。這些作用均有助於上級機關或業務主管部門更及時、更全麵、更深入、更具體、更準確地了解下情,掌握全局,指揮工作。因此,定期或不定期的製發報告,是下級機關的重要責任之一。

三、特性

1.具有鮮明的彙報性

一般來說,報告多為事後才行文。凡正在進行的或已進行完畢的工作,為了讓上級機關或業務主管部門及時掌握工作進程和工作結果,下級機關均可製發報告,以便使上級更準確地了解下情,更有效地進行指導。從這種意義而言,彙報性是報告最顯著的特性,也是報告的生命線。

2.具有特定的陳述性

既然彙報性是報告的本質特點,所以,凡是報告均要向上級機關或業務主管部門具體陳述正做著什麼或已經做了什麼,還要陳述清楚是怎樣做的,遇到怎樣的情況,有何經驗教訓,存在何問題,有何設想等。這種特定的彙報內容,就決定了報告的行文必須側重陳述。

(第二節 格式掃描

一、種類

報告的種類多種多樣,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將之劃分為不同的類型。常見的報告主要有:

1.綜合報告,即為了使上級機關全麵了解一定時期內工作進展等方麵情況所作的彙報內容複雜、反映問題較多、篇幅較長的一種報告。

2.專題報告,即內容專一,集中彙報、反映某項工作、某一事件或某一問題的報告。

3.工作報告,即向上級彙報或總結工作時所寫的報告。

4.情況報告,即向上級反映有關情況、重大問題等所寫的報告。

5.建議報告,即以向上級機關提供建議或提出設想為特點的報告。

6.調查報告,即具有公文格式,向上級機關反映某項調查研究成果或專題為內容的報告。

7.例行報告,即定時、定期、連續地向上級機關彙報有關情況時所寫的報告。

8.批轉性報告,即向上級呈送報告後,主動要求或由上級機關批轉有關部門的報告。

9.答複報告,即答複有關詢問或彙報所交辦事項進展程度與結果時向上級所寫的報告。

10.抄送報告,即下級向上級報送文件、物件時,用以寫明文件或物件數量、名稱的報告。

二、結構

報告一般由標題、正文、落款日期三部分組成。

1.標題:

報告的標題通常有三種寫法:采用完全式公文標題,有發文機關、事由和文種三個要素組成;標題隻有事由和文種兩個要素;有些報告的內容比較緊急,就必須在標題中注明。

2.正文:

報告的正文,一般由以下三個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是報告的緣由,寫明製發報告的目的,要求開門見山,直截了當,集中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