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35歲以下的中學青年教師占全市中學教師總數的三分之一,到下世紀他們就是中堅力量,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擔將落在他們肩上,但是目前相當一部分青年教師的政治素質是令人擔憂的。加強教師隊伍特別是青年教師的培訓確實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任務。
四、社會配合不相適應調查問卷中,有92%的學生表示對社會實踐的德育形式具有濃厚的興趣。但是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工作遇到了很多困難。學工企業不接待,學農農村不歡迎,學軍缺乏經費。如,學校組織一次百名學生學軍,10天就需交1萬元。按照國家教委的規定,必須組織高一的學生參加學軍鍛煉。全市目前共有高一學生5萬餘名,每年就需軍訓費500萬元。在教育經費十分緊張的情況下,學校隻能靠創收等方式進行自籌,而目前全市中學有三分之二的校辦企業難以為繼,交不起軍訓費。在這種情況下,去年全市有66%的中學隻好把軍人請進學校,教學生走一走正步,其效果與軍營生活的實際鍛煉相差甚遠。有的學校因交不起錢,又找不到其他途徑,隻好讓學生自由組合、自找門路去參加社會實踐,結果有的學生便去街上“練攤”,反而產生負效應。一些文化場館片麵追求經濟效益,對學生收費不合情。有些紀念館除門票外,館內務展廳還另行收費。××區一所中學組織200名學生去百裏外的一座革命紀念館參觀,因門票貴學校交不起,結果未進展廳就整隊返校。對此師生很有意見,有關部門應當加以改進。
社會上一些不健康的文化商品,侵蝕著中學生的思想。據統計,××市城近郊區擁有錄像機的家庭已有30%,錄像設備已成為一重要的、日益擴展的文化傳播渠道,尤其是對中學生更具吸引力。但是,市場上的錄像帶大部分是“舶來品”,不少內容渲染暴力、色相,加上屢禁不絕的色情書刊,成了腐蝕學生思想的“兩大毒素”。據市勞改局介紹,青少年罪犯中,有70%是看了不健康的錄像或書刊後走上犯罪道路的。一些教師說:“我們千言萬語,抵不住一個鏡頭。”去年夏季,市公安局破獲了一個由在校學生組織起來的叫“十三太保”的流氓團夥,他們多次進行搶劫、強奸等流氓活動,作案手段令人咋舌。據他們交待,全是從錄像中學來的。去年某校高二班傳進了一本黃色書籍,22名學生看後,有10人發生了兩性關係,嚴重影響了身心健康。
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沒有青年就不能勝利”。培養青少年必須全社會共同關心、共同努力,各行業各部門都要采取切實措施,同學校密切配合,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多出點力。
××x×年×月×日
【範例二】
社區黨建 大有可為
一上海市加強社區黨建工作的調查
甄小英
上海市委1995年開始進行社區黨建的專題調研,在進行試點、總結經驗的基礎上,1997年7月下發了《中共上海市委關於加強和改進社區黨建工作的若幹意見》;經過幾年的探索,社區黨建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1999年,江澤民同誌在上海考察社區黨建工作時指出:社區黨建,大有可為。
加強社區黨建是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推進了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引起了經濟生活、社會生活以及人們思想觀念極為深刻、複雜的變化。其中一個重要變化,就是逐步改變政府辦企業、企業辦社會的狀況,政府、企業以及事業單位在計劃經濟體製下承擔的部分社會職能逐步回歸社會。隨著社會保障製度的完善,新的用人製度的建立,職工對企業、單位的依存程度弱化,正逐步由“單位人”向“社會人”轉變。這就便人們的活動空間擴展,社會關係增多,流動性加強,人們要求在更廣闊的社會空間發揮自己的作用。這也對如何加強黨員的管理和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在經濟生活和社會生活發生深刻變化的情況下,我們黨如何以嚴密的組織體係,以靈活多樣的組織活動,進一步增強黨的工作的影響力和滲透力,不斷提高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是黨建工作中的一個大課題,也是一個新課題。
為了適應新形勢,上海市對城市管理體製進行了改革,把一部分財權和事權下放到區、縣,形成兩級政府、三級管理的體製,管理重心下移到社區。街道黨工委作為區委的派出機關和社區工作的領導核心,成為“第三級管理”責任主體。在此情況下,街道黨組織原有的地位、作用、職能以及運作機製已不適應社會發展和變革對社區黨建工作提出的新任務、新要求,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第一,不適應各種新經濟組織、社團和社會中介組織迅速發展對基層黨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隨著多種所有製經濟的發展,上海市湧現出各類新經濟組織20多萬家,就業人數達到200多萬。這些新經濟組織中黨員比例低,黨的組織不健全,黨的工作覆蓋麵小,黨的建設出現了一些“空白點”。同時,隨著“單位人”向“社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