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3章 政務公文寫作(54)(1 / 3)

在公務活動中,法製的原則最適用於處置反複發生的具有共性和穩定性問題的工作場合,公文處理活動正是一種由眾多人員共同參與、反複進行的過程,其所針對並處置的事件和問題也具有一定的共性和穩定性。因此,在這樣的工作活動中遵行法製的原則既必要,更可能,定可產生較佳的效果。

(二)實事求是的原則實事求是認識問題、處理問題的重要準則,同樣也是公文處理原則的組成部分之一。堅持實事求是原則就是要一切從實際出發,解決實際問題,忠實反映情況,使判斷符合實際,方法措施切實可行。具體要求是:

首先,要克服官僚主義、形式主義、文牘主義,決不能僅僅為處理公文而處理公文。公文處理的一切活動必須有明確而實際的目的,要充分了解客觀實際,積極解決實際問題。

其次,不管在何種情況下,不管對上還是對下,在公文處理中決不能虛構事物、決不能有意誇大、縮小或掩飾事物的本來麵貌,決不能對外傳遞虛假、片麵的信息。

隻有如此,才能避免以假當真,以假亂真,避免不真實的反映,引發決策的失識或失敗。

再次,一切結論須在經充分的調查與研究,占有足夠的事實,掌握必要的規律之後才能得出,決不可妄下斷言、草率行事。

最後,解決問題的方法措施要切實可行。公文處理的實質就是處理問題以切實可行的方法措施解決問題,公文處理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尋求或具體實施這些方法措施的過程。為此,在公文處理實踐當中,必須注重對方法措施問題的正確提出和有效實施。應力爭在情況明、判斷準的前提下,提出符合客觀實際需要,並有客觀條件保證的,經過努力就能行得通,有成效的合情、合理、科學、有力的方法措施,以保證公文處理活動取得實效。

實事求是地處理公文,這是由我國公務機關的社會主義性質和做人民公仆、為人民辦實事辦好事的宗旨所確定的。如果擯棄了這一原則,官僚主義,形式主義、文牘主義就會泛濫成災,浮誇、生搬硬套、妄下結論、草率從事、虛以應付的腐朽之風就會嚴重汙染公務機關的空氣,公文將變成空文、假文、有害之文,公文處理也就失去了其對公務活動有利作用。

(三)全麵質量原則質量是指公文處理活動優劣的程度,全麵質量原則是指必須追求公文處理全部構成因素、全部過程、全部質量指標的優化。具體要求是:

首先,構成公文處理活動的所有因素都必須優化。人員、設備、工具、物質材料、程序製度、信息資料等都對公文處理質量有決定影響,因此,這些因素不分大小,不管發揮何種具體作用,都必須優秀、精良、適用、可靠。

其次,公文處理的全部過程都必須是優化的。構成公文處理活動的各項具體工作環節是緊密相連、不可分割的,它們是一個功能整體,共同創造著工作質量,因此,這些工作環節都必須依照高標準運行,以相互依托共同創造出適用、可靠、經濟、有效的高品質工作成果。

最後,衡量公文處理質量的全部指標都應當是優化的。質量是指一個事物的優劣程度,質量指標是衡量事物優劣的具體尺度。由若幹指標組成的指標體係全麵反映著一個事物的全部構成因素和全部過程的質量狀態,真正優質的事物總是以整個指標體係全麵優化為特征的。對於公文處理來說同樣如此,僅僅有一個或幾個指標的優化是遠遠不夠的,整個體係全麵的優化才是真正的優質。

公文處理活動所以必須遵行全麵質量原則,緣於公文處理的特點和質量對該活動的重要性。公文處理是由多因素參與、由多項活動共同構成的群體活動過程,其最終效果的優劣與每一個因素、每項活動及其每一個具體方麵的狀態有關。一個點、一個麵,甚至一個細節上的微小錯漏都有可能在公文現行執行效用的放大之下,衍生為重大錯誤。俗話說,一字入公門,九牛拔不出。公文處理的結果(用公文或麵談、會議等形式告知有關方麵,強製影響其某些行為)作為嚴肅的公務活動的產物,可以受到法定強製力的保護。在這種情況下微小的錯漏都有被放大為巨大失誤的可能性。

在曆史與現實中,因公文中錯用了一個標點、多寫或少寫一個筆畫,從而錯誤傳達了命令或情況造成一場戰爭由勝轉敗的事例並不鮮見;因在公文中多寫或少寫一個“零”,標錯一個數碼而使一次經濟活動由盈轉虧,甚至形成不可彌補的經濟損失的事例同樣舉不勝舉。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公文處理中沒有小錯,必須追求全麵質量,力爭禁絕一切錯漏。

(四)時效原則時效指公文有效的時間限度。時效原則是指在公文處理中,必須有高度的時間觀念,要及時而適時處置各種事務,維護公文在特定時間範圍內的有效性,使其對公務活動產生更加充分的有利影響。具體要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