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辦畢公文處理規範性公文將在相當大的時間範圍內產生效力,而不像大多數一般公文那樣,辦理完畢之後,現行效用就開始消失,甚至完全消失。因此,規範性公文在辦理完畢後的處置方法也比較特殊,一般情況下:
凡與本機關業務活動直接有關的規範性公文,包括本機關製定的各種規章製度均歸檔保存。對於機關業務活動直接有關的規範性公文歸檔保存。
對與機關業務活動非直接相關的規範性公文要妥善保存,以便機關在公務活動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對於因機關工作需要,使用麵廣、使用頻率高的規範性公文,在遵守保密規定的前提下可將其複製、彙編成冊,按所含量高密級,在規定範圍內使用。
機關應定期清理規範性公文,清理後立即下達通知,將已被廢止文件的目錄告知有關方麵。
二、會議公文的處理
會議是人類有組織的會晤、議事行為或過程。會議的主要功能是:能以多向即時傳遞信息的方式,有效聚合分散的意誌和智慧,深化或統一認識,溝通感情,處理事務,這一功能,使會議成為公務機關處理事務的主要方式之一。
會議需要形成和使用各種公文,這些公文的處理同樣與一般公文有所區別。
(一)會議公文的起草會議公文的起草方式與一般公文有所區別。根據不同情況,可以由綜合辦公部門(辦公廳室)人員直接起草;一些業務性會議的文件可由各相關職能部門負責起草;一些重要的會議或者是研究解決重要問題的會議,則需要組織專門的起草班子。
除了特例,會議公文的起草都是典型的群體工作過程,這主要是說,會議公文的特殊性質,決定了它必須更加重視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在盡可以大的範圍內廣泛聽取意見,深入分析研究。文件擬出後,需要人送有關各方麵的領導同誌和有關部門征求意見,經反反複複修改後再定稿,以保證文件的質量。
重要的會議公文的醞釀、起草、討論、修改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保密。會議公文中反映的某些問題和意見提法,隻是內部討論,沒有統一定論,因此應嚴格控製傳閱範圍。文件起草後,在討論之前就要標明密級,以防止會議公文內容的外傳。
(二)會議公文的編號為了方便對會議公文的有效管理,會議印發的文件一般應當單獨編號。會議公文的編號有兩類。
一個是需要編列會議公文的總號,一般是“會議公文之一”、“會議公文之二”
……表示。會議上形成和使用的會議主題報告、專題報告、領導人講話、會議發言,會議決議的開幕詞、閉幕詞等都需要編入。為了使用上的方便,當文件數量較多時,也可以再按一定標準(如性質、作用等)分類編排,如“會議參考資料之一”……另外一個是需要編列會議公文份號,即對同一件會議公文按份依次編製代號。一般需要清退的公文都要編列份號。
會議公文總號一般多放於文件的左上角。份號可以用阿拉伯數字表示,一般是放在文件的右上角。
(三)會議公文分發會議公文的分發包括會前分發、會間分發、會後分發。
會前分發,包括會前郵遞、報到處分發、簽到處分發、會前在座位上擺放等幾種具體形式。一些研究計劃、方案、待審議的規範性文件等,應該在會議數日前交與會人員審閱,以給與會人員充分的思考、研究時間,特別當法律法規和其他有關規則對這一時間有明確規定時。
會間分發,即在會議進行過程中,根據會議議程的需要分發文件。會議簡報、會議發言要點,以及一部分按照保密規定和其他規定,隻能在現場閱讀的公文等,都需要在會間分發。
會後分發,也就是在會議結束後分發。這主要針對一部分重要的會議決定,會議紀要,以及領導講話的正式文本等。這部分文件的製發.往往關係會議精神是否得到落實,也就是關係到會議是否有成效,因此,同樣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四)會議公文的清退重要會議的與會人員,在會議結束時,需要按照規定將會議上分發的文件清理並退回會議有關機構。
會議公文的清退非常強調及時,這是因為會議結束後,與會人員各奔東西,如不及時收回,文件就會丟失,泄密將難以避免。同時,在會議結束前相當一部分會議公文屬草稿性質,有時與會議的正式文件並不完全相符,如果將會議公文的內容擴散出去,會影響正式文件的貫徹落實。
(五)會議公文卷會議結束後,由會議工作人員將會議公文集中依其時間順序或內容的主次加以係統整理,統一編號,立卷成冊,送交檔案部門保存。
做好會議公文的立卷歸檔工作,特別需要注意正確收集會議公文材料。一般情況下,這樣的文件材料都在收集範圍之內;關於計劃召開會議給上級領導機關的請示和上級領導機關的批複;落實會議經費報批的材料;會議工作機構的設置和工作人員名單;會議的通知、會議日程安排、會議代表名單、會議的開幕詞、工作報告、專題報告、領導講話稿、大會發言、會議決議、會議簡報、會議紀要、會議總結、閉幕詞等,會議的各類證件和重要的事務性文書等。
會議公文的立卷原則上是一會一卷,即一次會議設立一個案卷,以便查找利用,大型會議的文件較多,可以一會數卷,即按問題或時間分別立幾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