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你的腦波譜出了交響樂!
腦電流是我們大腦所產生的電流脈衝,無論清醒、睡眠、放鬆、憤怒,腦部的電流時時刻刻都在產生,這些腦電流我們稱為腦波。
腦電流的脈衝強度,我們稱為振幅,以百萬分之一伏特為單位。腦電流的每秒的波動次數,稱為頻率,以赫茲為單位。
無論是清醒還是睡眠休息或工作,在任何時候,我們的腦波都是由四種腦波的不同組合變化的。腦波的波動變化就好像一首樂曲,不同的音符變化組成了我們不同的生心理狀態。
組成的各種形態,代表各種不同的思考模式與性格,而四種類型的腦波各有各的功能,隻要觀察腦波各種類型所產生的身心理狀態,就能讓我們輕易地學會如何調整到一個你想要的類型,有點像你坐公交車之前先了解它的路線圖,這樣你就知道要乘哪路車才能很快到達目的地了。
依據腦波的每秒波動次數,將腦波分為以下四個類型:
β波(Betawaves)14~38Hz(赫茲)
每秒頻率波動14~38次的計算機流,是一種快速波動的狀態,在一般思考及驚慌時,都是β波優勢主導,β波是我們在計算、推理、思考、行動時較多使用的波。
β波優勢主導時,通常是我們在清醒及較有行動力時。
大量高頻的β波,會出現在遇到壓力、緊張、憂慮、焦慮時,根據我的研究,當人們感覺到頭脹、頭痛、嚴重失眠時,通常都可以觀察到大量28Hz以上的β波出現。
焦慮症患者通常在睡眠中腦內仍有大量的β波出現,所以會有無法入眠或無法熟睡的現象產生。
如果β波一直呈現比例較低的狀態,人們會沒有動力,沒有目標,因而無法有正常的生活狀態。
每秒頻率波動8~13次的計算機流,是一種較慢速波動的狀態。α波可以說是溝通意識與潛意識間的通道和橋梁,為變動意識狀態。如果α波過低,潛意識的信息就無法傳遞。
α波是想象力來源的腦波,在放鬆、恍惚及心胸坦然開放時會大量出現,α波振幅較強的人通常有較高的專注力與觀想能力,比較容易進入催眠狀態。
α波通常會出現在從事宗教活動、氣功、冥想、瑜伽、聽經、上課、畫畫、慢跑、催眠等許多專注力集中的狀態。當α波大量出現時,會感到放鬆、入神。
清醒中就出現大量α波的人,通常感覺較敏銳,直覺力強,易受他人情緒影響,也比較愛做白日夢。
在我的腦波數據庫中,在清醒中出現大量α波的人,除了靈修者以外,還有一些缺乏行動力的人,有些憂鬱症患者在清醒中也會測出比一般人多的α波。修行者跟憂鬱症患者的不同在於,修行者的身體是放鬆的,而憂鬱症患者的身體則是緊繃的,修行者的心理是放鬆、不在意、不執著的,而憂鬱症患者的心理則是消極的、在意的、想放棄的。
每秒頻率波動8~13次的計算機流,是一種慢速波動狀態。潛意識狀態的腦波多為θ波優勢主導。θ波中存有極豐富的知覺與情緒的深層記憶,這些潛藏在潛意識記憶庫中的經曆,深深地影響著我們的信念與期望,控製著我們的態度與行為。
θ波也是靈感與創造力的來源,通常在做深度冥想或熟睡做夢時會大量出現。θ波大量優勢主導時,如果你的α波也足夠,就能夠收到潛意識傳遞出的訊息。
θ波優勢主導時,身體極度放鬆,進入高層次的入定狀態,這時我們會停止邏輯思考及批判,也就能夠全然接受催眠的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