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濰坊第五天,逐漸熟悉了這個城市,準備出去走走,結交些新的朋友,在此時我遇到了一位創業者,夾雜著激情與不甘心的夢想,不過他已經六十歲了!這位長我二旬還要多四年的長者,滿腔熱忱的向我講述著他年輕時的故事與此時的想法。
韓伯是濰坊本地人,身材不魁梧,可以說在“大漢”林立的山東,韓伯顯得弱不禁風,甚至有些許駝背,但是在這年老的身體裏,卻有一顆不甘心此生與此的蓬勃心。韓伯母早年因為意外而離開人世,可以說韓伯用了二十多年的時間又當爹又當媽養育了自己的女兒,著實不易。早年,韓伯投資股市,在那個大變革時代,他大賺了一筆,然後在站起來的地方又失去了一切。後來開始做出租車生意,再後來又開了飯店,再後來便是現在了,在酒店裏做廚子,此時此刻,韓伯應該還在那裏安分守己的工作,並經常向別人闡述他的夢想與不滿。
韓伯與我在公園裏談論了政治、經濟、當然還包括風靡世界的互聯網一大通;從他的話語之中,我深深感受著,他有著自己固執的想法,在他們同齡人中他是思想進步的,但是和新生代相比卻又那麼的保守,他看到了社會發展的大體方向,卻把握不住社會脈動。他失敗了,隻能每天不間斷的重複著他的故事與夢想,還有那份對所有人的不滿。當他告訴我他的想法,要建立一個底層階級的“早市”互聯網平台時,我不禁眼前一亮,然而當我與他具體分析完方案與大綱之後,老人家便退縮了。再也沒有了下文,由此我斷定,韓伯是一個敢想得人,悲哀的的是同時又是一個不敢做的人!
作別韓伯,泰華城奎文門裏,一出霸王別姬的京劇正在演出,坐在長廊裏,看著那些京劇“大師”的表演,逐漸陷入沉思。中國人從何時起都變成了“阿Q精神”的人,每天都在談論著夢想,卻沉溺與現實;每天都在拚命的進行著自認為沒有價值的工作卻不敢於開拓。其實問題或許不在於工作沒有價值,而是在於我們迷失了方向,早已經找不到人生價值所在。正如當下方興未艾的互聯網,每一個人都想複製他人的成功,殊不知他人的成功都是血淋淋的荊棘。我們中國人比世界任何一個國家與民族的人民都要勤勞,但是我們卻始終無法真正實現民族複興,問題出在哪裏,我們應該倍加思考,導致國人不思進取,如同睡夢的原因又是什麼,倘若被奴役久了的人們早已麻木,那麼我們又應該怎麼做才能打破枷鎖,讓每一個人都有獨特的思維方法,而不是千篇一律的答案。韓伯是多少創業者的縮影,空有滿腔熱血而不願為之冒險、努力,到最後像韓伯一生抱怨也就不足為奇了,歸根到底,還是我們缺少自己思考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