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滿活力的前沿城市——堵
伴隨著炙熱的陽光,飛機穿越雲層,深圳出現在眼前,起降輪與跑到的摩擦告訴我,那個曾經的小漁村到了,那個春天的故事將呈現在我的麵前!
走出旋梯,滾滾熱浪迎麵撲來,天哪,我還穿著厚厚的外套呢!前來迎接的,是我最好的兄弟,對這座城市的陌生感很快淹沒在兄弟二人的打鬧聲中!在好友提議下,我們前往著名的大梅沙海灘,乘坐機場大巴,去往市中心,從列車上購買的“藍莓”成為在車上解暑的唯一食物,到達市中心後,找了家粵式餐廳,雖說GD被稱為小吃美食天堂,但是對於這裏的飯食我卻不敢恭維,實在難以下咽!吃過午飯,呼叫滴滴去往大梅沙,不得不感歎的是互聯網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便捷與透明,當出租車司機宰加價了之風盛行,網絡約車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欣慰感。這一問題在後麵還會著重說到,這裏我們就不在贅述了!
深圳的交通,用一個字來表達,想必所有在這裏待過的朋友有一個共同的答案:“堵”,在這裏,我第一次享受了中國式堵車,雖然其他城市也有如此,但我從未見過如此嚴重的堵車。汽車排起長龍,而亂插隊的車輛也層出不窮,在深圳這樣一個地方,居住著幾百萬的人,而幾乎全部都是外地過來的,又有一半多的人有車,加之外地過來的,能不堵嗎,有人說這是交通部門的責任,其實不然,車就這麼多,交通部門就是神也沒法改變,實際上這應該是文化部門的責任吧,沒有正確引導人們的思想就是導致堵車的原因。
何以見得呢,有人說我這是亂說話,其實仔細想想不就是這樣嗎?車為什麼多,人多嘛,可是RB的人口密度是比中國高的,為何沒有北上廣深那麼堵,因為他們大多選擇了公共交通,可是在中國不同,人們普遍好麵子,車成為了一種社會追求,在中國有這樣滑稽的一幕,人一輩子不過為了一套房、一輛車,這固然有製度上的深層次原因,今天我們也放開不談這一點,但是這確實是導致堵車的一個很大原因。需要說的另一點,例如東京,停車費用每小時要30到90元人民幣,如果開車上下班,一個普通白領七成的工資要作為停車費。另一方麵,聚集在大城市的幾乎都是有夢想、渴望改變命運的人,可以說精英薈萃,在這種人群聚集地,車輛是不可能少的,但是東京紐約難道不是精英薈萃嗎,當然是,而且精英要比中國四大城多的多,但是他們的精英也坐公交車,例如臉書創始人紮克伯格,當然,還有政府高官,為什麼因為他們的人生不是追求一輛車而已!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中國車多路堵了,人那麼多,而且是人就想要車,能不堵嗎?改變這一現象,政府應該起帶頭作用,把公車減一減吧,不必是官就配車,坐公交也是很好的,而對於國人,這本身就是一種個人行為,相信當社會充滿了追求夢想與使命,而不是追求金錢與物質的時候,人們就不再為了一輛車、一套房、一個臉而活了,以後便會是良性循環,交通不在擁堵,房價回歸正常,當然,這樣的轉變顯然有待於國家的深層次改革,否則,治標不治本,難有成效!
說到這裏,好像也不是文化部門的責任,但是文化部門卻能夠以自己的影響改變國人扭曲的思維,使人們不再把金錢當做信仰,而這必然需要配合文化、政治的深度變革,隻有改變對權力與金錢的膜拜,使人回到正常,國家回到多元寬鬆,我們才能真正的改變種種問題,自然絕不僅僅在於堵車這樣的小問題,更在於能夠使國人迸發出嶄新的活力,這種力量是民族複興所要依靠,的,但我們看到,政府還沒有做好準備去完成對人民活力完全釋放的工作,這樣,民富國強的使命包括堵車問題的解決,還是有待於進一步觀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