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西湖三傑(1 / 1)

西湖三傑

國亡家破欲何之,西子湖頭有我師。

日月雙懸於氏墓,乾坤半壁嶽家祠。

慚將素手分三席,擬為丹心借一枝。

他日素車東浙路,怒濤豈必屬鴟夷。

這首豪氣幹雲的詩,是明朝末年張煌言的絕命師,那個時代,民族英雄們體現出的氣魄是壯麗的,我曾經用小說塑造過明末少年民族英雄夏完淳,而我們熟知的史可法、鄭成功無不都是民族的精神象征!曾經我們是那樣的尚武而儒雅,記得江陰百姓誓死不剃發與清軍對抗八十一天後慘遭屠城,無一人投降,閻應元城門書:“八十日帶發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萬人同心死義,留大明三百裏江山”!

想必朋友們已經知道,我們說的是西湖三傑之一的張煌言,而其他兩位便是盡忠報國的嶽飛與土木堡之變時BJ保衛戰的指揮者於謙!嶽飛將軍的怒發衝冠、張煌言的國亡家破欲何之、於謙的烈火焚燒若等閑……每一次民族生死存亡之際,是他們用不屈的精神在洪流中擊打,或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或忠肝義膽力挽狂瀾,嶽武穆直搗黃龍誌未竟,大將不死與敵人而亡與朝廷!皇帝被俘,於公力排眾議立新皇與瓦喇決戰,最終死與奸臣之手!張煌言三進長江,江南半壁震動,二十年守故國衣冠,解散士卒寧死不降,二十年奴役人民,忽見大漢衣裳泣不成聲!如此的故事又何止三人,文天祥、袁崇煥,民族的脊梁是那樣的堅挺!

除此之外,還有朝鮮國堅守父母之邦三百年,中華文化之偉大絕非不可取之糟粕,縱觀今日世界,唯中華屹立世界與西方文明形成兩種截然不同的文明,縱然在世界大融合的今天,我分自然看到中華文化在諸多方麵旺盛的生命力!

西湖三傑般的民族脊梁們,就是中華文化最現實的體現,尚武、崇文、自強不自大,而純正的中華文化絕不是閉關自守,而是世界融合的大同世界!

中國近代的落後挨打與其說是中華文化的失敗倒不如說是滿清統治者不解中華文化之真諦,以蠻夷方式治國,處處以維護滿人統治地位而非以中華文化繼續進化發揚為執政方針,頑固的堅持他們的“祖宗之法”,愚昧至極的行事方式而導致的。

自古以來,以華族為中心的中華世界,無一國不對天朝上國推崇至極,如朝鮮始終稱中華為父母之邦,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不是西方崛起時的暴力征服,相反中國自古以來都是扶持照顧周邊國家,是的,我們以前是以文化軟實力征服了他們的內心,這種軟實力就是他們對中華文化的認同,而如同西湖三傑般的英雄們,更是給這些“番邦”帶來最好的尚武精神!

今天,向世界輸出思想的西方國家,確實在普世價值方麵領先了我們,我們在與其學習進步的同時,應該提出一種高於西方民主自由的東西,列入我們自古講的天下為公,大同世界,公正的,正義的東西,中國不僅僅是一個國家,美國曾經聲稱其不是有國家的政府,而是有政府的國家,是的,這是對的,而我中國,則是一個有國家的文明!這也絕不是錯誤的,複興民族文化,使民族文化注入現代民主法治的東西,終有一日,中華民族,將重新作為超級強國複興與東方!誠然,這需要每一個中國人的思想解放與民族文化的重新認同!尤其是像西湖三傑般的精神,必須找回來,崖山之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華夏,而隻要我們拿出大智慧解放思想,中華文明將重新崛起與此刻及以後的時代!